第160章 杀!杀!杀!(第2/5页)

项梁顿生不妙,还没等他下新的命令,就听属下来报。

“将军,我们在河边,发现了自己人的尸体。”

“谁的部属?”项燕心里咯噔一下。

“是……是项梁将军带出去的那支……”

项燕一时间有些天旋地转,直觉哪个环节出了差错,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必须找到秦军的踪迹,一旦跟丢了,就容易被反过来袭击。

“斥候呢?沿着河岸找找,此处虽然是假的,但秦军也该离这不远,我们一路跟随他们过来,不可能所有踪迹全是假的。”项燕断定秦军就在这附近。

十万人,又不是十个人,怎么可能说消失就消失?

所有楚军心里都憋着一股火,项燕尤甚。不仅因为突然失去了秦军的踪迹,还因为这河里源源不断地漂下来楚军的尸体。

确确实实是楚军,总有人认得他们的脸,能确定他们的身份。

何况这些人很好认,有好一些都是项氏的同族与同乡,有的面孔熟到项伯都能一口叫出那人的名字。

“将军……”项伯的眼睛里出现了彷徨与悲伤,“我看到了二兄的亲卫……他是不是也已经……”

项燕用严厉的眼神,逼迫项伯闭嘴。“不可扰乱军心。”

“可是……”可是他不扰乱,军心难道就能不乱吗?

核心军队都是熟人的优势与弊端一体两面,优点在于大家都认识,缺点也在于大家都认识。

就算项燕让楚军远离河岸——这不现实,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得沿着河走,寻找秦军痕迹。无论是饮马还是休整,秦军都不可能离河太远,那不方便。

而若是真的让楚军离开河边,更会让人忍不住浮想联翩,夸大死者的数量,想象到底是在何处被杀的,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不是李信动的手,那是谁?”项燕只一心思考这个,“蒙恬的军队赶过来了吗?还是说,除了这两支军队以外,秦军还藏了第三支?如果有,会是谁?王翦?不,这不像王翦的作风……”

楚军找了一个时辰,无果,除了看到更多自己人的尸体在水里漂,什么也没找到。

天色却渐渐暗了下来,初冬的夜晚总是比夏日要来得早得多。

“就地休息,注意换防,严加戒备。”

项燕提防着秦军来袭,提防了一整夜,眼里都出现红血丝了,秦军始终没有出现。

这实在是不符合他对李信的了解,这个人什么时候这么沉得住气,简直像脱胎换骨了一样?

这个时候,被动的就成了楚军。原本稳稳当当的咬尾巴行动,变成了自个团团转。

“调转方向,回涡阳。”项燕权衡再三,下令道。

事已至此,不如先回涡阳,继续断秦军后路。没有后勤粮草,秦军走不远,也没法走,他们必然要回师救援,到时候自然就能守株待兔了。

夜半三更时,楚军来到了涡阳。

涡阳并不是楚国的都城,它的防御措施也不如都城牢固和复杂,护城河不够宽,浮桥也没有什么机械升降的机巧,纯粹就是一条可以快速拆除的木板桥罢了。

项燕还是很谨慎的,他先派几人小队过桥去交涉,确定涡阳还在楚军手里,才慢慢地、一列一列地令人通过。

因为楚军人多,这个过桥的过程难免过于缓慢,涡阳那边就增设了一些船只,载着楚军过河。

项燕应允下来,依然派人严加警戒,耳听六路,眼观八方。

还是什么都没有发生。

就这样枯燥又无聊地划着船,过着桥,好几个时辰后,忙碌一天一夜的楚军都人困马乏,提不起精神来了,天也快亮了。

“怎么又生雾?”项伯抱怨,“今冬的雾气也太多了。”

项燕没心情接他幼稚的话,他心底那种不安宁的跳动感,紧绷到现在了,明明周围一切都正常,他就是觉得危机四伏。

“将军,你也进城休息吧,反正秦军跑不了,你这样一直熬,神灵也熬不住。”项伯劝道。

秦军是跑不了,但秦军影都没了,他怎么睡得着?做梦都得梦到秦军像鬼魅一样突然冒出来,杀他个措手不及。

“不了,你……”

项燕的话没有说完。

他的话没机会说完了。

有战鼓的声音,通天彻地,响彻涡阳内外。轰隆隆、轰隆隆,那是总攻发起的指挥擂鼓,在薄雾飘荡间震动所有人的血液。

千军万马,从四面八方奔腾而来,刀光箭雨,盾兵列阵,黑金的旗帜在战车上猎猎飘扬。

那是一个硕大的“秦”字。

却不是秦将们常挂的那种军旗,而是更华丽的、更崭新而炫目的,像凤凰的尾羽一般,拖着五彩的长飘带,张扬耀眼到不可一世,还附带了四个展翅欲飞的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