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第2/3页)

小太子爱不释手,趴在灯前看了很久。

嬴政差点以为他舍不得走,要留宿在华阳太后那里了。

“一、二、三……”两只胖乎乎的崽子头靠着头,挨挨挤挤地在那数。

芈夫人在旁边缝着他们贴身的小衣裳,笑语盈盈,一点也不在意到底是什么时辰了。

华阳太后更不在意,抱着小太子跟抱一只猫猫似的,一会捏捏小脸,一会揉揉小手,顺便再投喂几颗果子,再来几块甜点。

嬴政有理由怀疑,她是觉得自己把孩子养瘦了,见缝插针给太子补补。

“一百……一百后面是什么?”扶苏咬着脆脆的李子。

“是一百零一。”

“阿兄好聪明!这个好好吃,阿兄也吃。”扶苏把手里的那个李子送给哥哥,殷勤地请他吃。

一口还不够,非要让哥哥多咬两口。两小孩也不嫌弃彼此的口水。

好无聊的对话,嬴政看够了,也听腻了,他又看了看滴漏,早就过了孩子平常上床的时辰了。

到底什么时候能玩够?秦王很无奈。

“两百……两百三十二只!”

两小只忽然又蹦又跳,好像数清楚了虫子的数量是大功一件,值得庆祝似的。

“戌时二刻了。”秦王淡淡开口。

小太子玩乐的心勉强收回一点,乖巧道:“那我们得回去了。”

“宿在这里也无妨。”华阳太后笑眯眯道,“我把这萤灯放你床头,你可以看很久。”

那这觉还睡吗?这孩子能玩到半夜。嬴政不赞同长辈这宠溺过度的做法。

但显然孩子心动了,星星眼闪个不停。

嬴政又看了看滴漏,决定不等了:“那太子便留在祖母这里吧,我还有事要处理,先回去了。”

他一起身,小太子马上急了。

他刚走出一步,就被追上来抱住了手。孩子软软的小手加上胳膊,急切地缠绕过来,仿佛开花的藤蔓,又像猫猫的长尾巴,弯弯曲曲,勾勾搭搭。

“我……我跟阿父一起回去。阿父,抱抱!”

嬴政不大想抱他,低首问:“那你的萤灯呢?”

“放在祖母这里可以吗?”小太子眼巴巴地回头望。

“可以。”华阳太后从来舍不得拒绝他,“我帮你养着它们。”

“好养吗?会不会死掉?它们吃什么呢?”

一个孩子是怎么说出了七嘴八舌的效果的?

“若是不好养,便把它们放走,下次再抓给你玩儿。”华阳太后哄着他。

“去吧。”芈夫人柔声细语,“小童要多睡觉,才会长高的。扶苏也该睡了,我明日再带他过来。”

“好!”

最后到底有没有把孩子抱回去,嬴政已经记不清了。

那样的夜晚太多,太寻常,在过去这十几年里,重叠得太琐碎,不免模糊出重影,分不清是哪一夜了。

那时候老觉得孩子吵闹,异想天开,叽叽喳喳的,也不知道哪来那么旺盛的精力和好奇心,天天不干正事,尽瞎折腾。

现在回想起来,居然觉得还挺轻松快乐的?

真是奇怪的很。

时间真是奇妙,能把那个小短腿倒腾着哇哇哭的小东西,变成他眼前这样优秀的储君。

如果没有在偷偷捉虫子的话,一定会显得更稳重些。

嬴政盯着李世民的手,缓缓道:“你又欲何为?”

“我在想,若只靠萤虫的光,能映出书上的字吗?”太子一本正经地回答。

“你幼时不是试过?”

“那时候总是有月光,就像现在一样。”李世民抬头望天。

明月高悬,即便站在泰山的山顶上,也感觉不出自己离它更近了一点。

大秦的月亮和大唐的月亮是同一轮月亮,这样一想,又觉得好生玄妙。

就是这一轮月亮,隔着八百年的时光,照过嬴政,照过李世民,现在同时洒在他们身上。

更奇妙了。

李世民至今都不知道,也想不明白,究竟是何样的缘法,把他送到这里。但他重来一世,欢乐的日子真的居多,便不必追究了。

嬴政甚至愿意和他继续这么幼稚无聊的话题。

“我不信你没有灭烛火去试过。”嬴政多了解他。

“兴许有水玉[1]剔透之故,才那么亮。”

嬴政真的不想聊虫子了,干脆道:“早点休息,明晨要日出时祭日主,丑时末就该准备好了。”

“知道啦。”李世民爽快道,“我可从来不迟到。”

他散步回去时,顺便去副帐看看韩信,张开手,把那只萤虫放出来给韩信看。

小韩信从《六韬》里抬起头,认真地看了两秒,问:“可以吃吗?”

王离与他同帐,愣道:“不能吧?”

“哦。”这个可惜的语气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