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第2/3页)

这话说的还是有点大胆的。

不仅因为《越人歌》里有一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还因为这里掺杂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歌里越人的结局,听歌的鄂君子皙走过去拥抱了越人,还举起绣被覆盖在他身上。

另一个是把这故事讲给襄成君听的楚国大夫庄辛的结局,他成功用这个话术说服了襄成君,牵到了原本不愿意搭理他、还很生气的襄成君的手。[1]

两个人一个凭借歌,一个凭借带歌的故事,都直白地表达了真心,得到了与自己有身份差距的上位者的关注。

越人向王子表白,大夫也牵到了襄成君的手。

那时候风气真开放啊。如果是现在,有人用同样的话术对李世民这样说,他……呃,估计也能成功牵手。

但嬴政肯定不行,千万不要瞎模仿。

李世民看热闹看得津津有味,直接牵起了无忧的手,感叹道:“原来是两情相悦啊,真是好生难得。对吧,阿父?”

嬴政颇为欣赏吕雉不卑不亢的气度,沉吟许久,又问:“听说你有两位兄长?”

“是。妾之长兄吕泽,亦在咸阳。”

“可为官了吗?”

“尚未。”吕雉诚实道。

“为何没有?他没有读书的天赋吗?”

“长兄好武,本欲入伍建军功,然今时不同往日,家父不许他往百越去,便耽搁至此,想再谋机遇。”

军功制差不多走到末路了,像英布和吕泽这样还没上车的人,却还有很多。

大秦的军队已经够多够强了,一时半会是不会扩招了,不然就要冗兵、吃空饷了。

她着实沉稳,嬴政的赞赏更多了几分,下令请吕泽过来。

“扶苏出宫建府,你长兄正好能帮上忙。”他面色缓和。

李世民悄悄在后面提醒扶苏,后者马上心领神会,感激道:“多谢父皇成全!”

出于郡县制和嬴政自己的考量,公子们是不会放出去分封就国的,他也没有给他们封王,——哪怕只拿钱的那种,都没有。

所以成年后的公子,都会留在咸阳,没有得到嬴政同意,想出去都难。

幸运的是,吕泽也不是个拖后腿的,体格健壮,言行尚可,嬴政还算满意,也就不反对了。

李世民事后和无忧复盘的时候,都有点惊讶:“居然就这么成了?”

“不是你帮忙说了好话吗?”

“我还以为刘邦成功的可能会更大的。”他枕着无忧的腿,疑惑道,“他们应该见过了才对。吕雉兄妹来咸阳,吕泽肯定会宴请刘邦的,反之亦然。”

“见过了,就得选他吗?”无忧给小小的黑色猫猫梳梳毛,很轻很轻,生怕它有数的毛毛掉下几根。

“吕雉和刘邦,他们……”李世民可疑地停顿下来,嘀嘀咕咕,“她居然选的是扶苏。”

“扶苏是你亲弟弟,而且很好。”

这个时候,就不需要拉踩某两只畜生了,真不配。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我以为……”他仰脸看着她。

“你以为吕雉会喜欢刘邦。”无忧明白他的意思,却笑了,“不,站在吕雉的位置上想,她当然会选扶苏。”

太子的亲弟弟,真·兄友弟恭,年轻俊秀,人品端方,无妾无子,未婚适龄男性中身份最高的一个,嫁过去毫无掣肘。

吕雉有什么理由不选扶苏?

无忧玩笑道:“要是你的话,你选刘邦吗?”

“我?”李世民愣了愣,顺着这个思路开始发散,诡谲地跳到了他自己的领域里,也不管无忧本意是在选夫婿,小声道,“我还是想选刘恒。”

无忧:“……”

好吧,不愧是你。

她顺顺小猫猫的毛,再顺手摸摸大猫猫的头发,安慰道:“无妨,刘恒不是吕雉生的。兴许你以后还是能见到他的。”

“那得很多年吧?”

“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扶苏的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然后像赶时间完成任务似的,嬴政陆续定了好几个孩子的婚事。

将闾和李斯的女儿李黛,琼英和姜启的儿子姜阳等等。

“你若是不满意,我可以帮你换一个。”李世民私下许诺琼英。

琼英想了想,慢吞吞问:“他会骑马吗?”

“他会。”

“他会带我骑马吗?”

“他必须会。”

琼英便笑了:“那他会带我骑马的时候,摘花送给我吗?”

“我去帮你问问,若他不能,就换人。”

他真的去问了,把姜启和姜阳都吓一跳。

姜启笑道:“殿下不必太担心,我们家的家风还是不错的,公主不会受什么委屈。”

姜阳则很干脆:“我的马术虽比不上殿下,但带公主出去游玩共乘,保证她的安全,还是没问题的。只是不知道公主都喜欢什么花,能不能请殿下稍微透露一点,下次见面,我好给公主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