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第2/4页)

“唯!”将军们齐声应道。

“蒙恬集兵守九原郡,看好粮道,防止被人偷袭;李牧出代郡,与东胡兵马汇合作战,他们要是听指挥,你就指挥,要是不听,就不管他们,让他们和匈奴死战……”

“若东胡不敌匈奴,我们救吗?”李牧微妙地提出疑问。

以他的能力,很轻松就能耍得匈奴和东胡团团转。

“救一下吧,毕竟也是盟友。”李世民暗示性地只眨了一边的眼睛,“你全权决定,只要损失的不是我们秦军就行。”

“末将明白了。”李牧心领神会。

李世民转向蒙恬:“如果李牧传信给你要支援,尽管去帮他,不必等阿父同意,也不必再传信给我,那太慢了,战场之上,瞬息万变,等不了那么久。”

“可是……”蒙恬犹豫了。

“我有虎符和诏令。”李世民笑得轻描淡写,理所当然,还有那么一点小小的骄傲。

他拿出来给蒙恬看,大大方方,泰然自若,“这场战事,由我全权指挥,毋需经过咸阳。可以随便先斩后奏。”

精致古典的虎符在太子手里抛上抛下,从诞生以来大概从来没想过,有一天它能化身蝴蝶,在将军们默然的目光中上下翻飞。

除了英布这个“乡巴佬”,其他人竟然不是很意外。

蒙恬心服口服:“臣领命。”

太子很满意:“章邯率云中军两万,与月氏、戎族同行。”

“还有戎族?”章邯不解,“他们与匈奴不怎么接壤,怎么也出兵?”

戎族在以前义渠羌族那块附近,和匈奴没什么仇,但是……

“戎王想见识见识秦军和月氏军。”李世民含蓄道,“他们被月氏王吞掉过不少地盘。”

比邻嘛,难免会有摩擦,好地方谁都想要,肥沃的水土谁都想抢,戎王抢不过大秦,也抢不过月氏,受了不少夹板气。

众将若有所思,章邯继续问:“那羌族呢,他们只是看着?”

“他们现在可以看着,等这场打完了,就该上贺表了。”李世民太清楚这些墙头草了。“这场仗看似是在打匈奴,其实打的是大秦的声势和地位,不仅要胜,还要大胜,胜得干脆而漂亮。因为大秦周边所有异族,都等着看呢。”

“臣明白。”将军们异口同声,坚决笃定。

“咸阳只出委积,不出兵马,就靠北地九郡之兵,就得达到我想要的战果,还是有些难度的,将军们辛苦。”李世民言笑晏晏,指挥若定,把每位将军带多少兵马,从哪里出发,到哪里汇合,都阐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同时给予最大的宽宥和灵活自主性。

“殿下你呢?”李牧深深地看着他,“往祁连山去吗?”

“不仅仅是祁连山,还有昭武城。”

“殿下想会见月氏王?”

“还是你懂我。”李世民大赞。

李牧静默地想:我不是很想懂你……

蒙恬猝然色变:“那可是月氏的主城,殿下只带三千人去,不安全吧?”

“月氏王不傻。”李世民言之凿凿,“放心,我要是擦破点皮,他比我都紧张。”

“那也不能……”

“蒙将军。”太子和蔼地晃了晃兵符,这东西像只乖巧小猫般躺在他手心,蒙恬瞬间失去了所有反对的声音。

“我不要委积,也不收俘虏,所过之处还要劳烦将军帮我接收俘获。”

蒙恬能怎么办呢?他只能答应。

会议开到了下午,玄甲军就地休整补给,北地的将军们也是难得聚在一起吃了顿饭。

李世民顺手敲敲韩信的胸甲,温和道:“你有什么想法吗?”

“我听你的,你是主帅。”

“这是我带你打的第一次仗,下次你就可以自己领兵了。”李世民切下一条烤羊腿,递给韩信。

韩信也不跟他客气,接过来就啃:“多谢殿下。”

“好歹谦让一下。”王离看不下去。

“这小子好像不知道什么叫谦让。”英布嘀咕。

李牧走过来,送出一张大大的羊皮纸。

“这是什么?”李世民擦擦手,才接过来展开。

“我汇总了所有可信的间谍的口供,画的地形图,标出了五十二个牧场的位置,其中有匈奴王庭可能存在的三个地方、主力的迁徙图、水源地和三大贵族部落的所属及亲缘关系,还有些适合埋伏的地形等,都在这里了。”

“不愧是你。”李世民赞叹,“给我了,你用什么?”

“昨日画了备份。”李牧平淡如水,“你自己小心。如果我这边处理得更快,又没收到你的消息,我会北上去接应你。”

蒙恬也走到太子边上了,无可奈何:“我刚想说这话。”

章邯不得不止步,左右看看:“按距离和作战部署,应该我来说吧?蒙将军得守着九原,李将军是主力,我相对比较自由,而且正好和月氏是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