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房门
轻轻关上。
没有开灯,只有窗外透进来的淡淡月光。那人掏出打火机,点着香烟。
昏暗中,一点暗红忽隐忽现。
殿下……一点都不贤良淑德,还很大胆呢。
不对,一定是肯家兄弟强迫她的。以他们的德行,他们能做得出来。
他气愤难当,对兄弟俩的厌恶更上一层楼。
*
凯瑟琳真是很累,一觉睡到第二天快到中午才醒。
无人敢喊醒她,因此本该中午启程的,推迟到下午2点半才走。
奥尔加上的乘客不增反减,凯瑟琳拒绝了肯家兄弟,没带他俩。多人心中暗爽,表示好极了!
马克西姆有自家的飞机,没有跟她一起走。实际上他昨天就飞去新俄罗斯了。
上了飞机,凯瑟琳嚷着没睡好,又睡了好几个小时,直到飞到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这才醒了。
几乎所有人都震撼于美洲之大,飞了半天,也只是刚到南美洲的最北端。
加油后,换了一组飞行员,继续飞往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加油,换飞行员,飞往布宜诺斯艾利斯。
之后继续往南飞,终于到达乌斯怀亚。
乌斯怀亚本来没有机场,紧急动工修建了一条临时跑道,根本没有航站楼,也没有导航塔。也好在这条临时跑道没有第二架飞机降落,因此飞行员还算是轻松的降落了。
*
哇!南美洲也真的很大很大了!地理书上说南美洲有1780万平方公里,这是什么概念?是两个美国!
如此辽阔的陆地也给了岛国国民阿拉斯泰尔一点小小的震撼,同理,比约恩也很觉震撼。
凯瑟琳当然也很震撼,但表面云淡风轻:小样!你们见识太少啦!
一下飞机就被风吹得头发凌乱,凯瑟琳只好戴上墨镜。
弗拉基米尔开了车来接她:居然开的是中型卡车。
“这儿开不了小车吗?”
“能开,但有时候风太大会飘。中卡很合适,可以把你的行李一车装走。”
好吧。
但是想起来一个问题,“如果岛上风很大的话,为什么还会有树木能长到可以成为建筑材料的高度?”
“南方风大,北方因为都是森林,风被挡在最外层了。而且北方风小一点。”
嗯,合理。看来还是要多种防风林。
*
在乌斯怀亚入住新建成的旅馆,半条街都是新盖的成排的二层木楼。
基里尔在乌斯怀亚重新规划了主干道,原本小城只有一条主干道,他大刀阔斧的决定再建一条跟早先的主干道呈直角的道路,如此两条主干道便呈十字架形。
还给街道改了名字,旧主干道名叫伊凡大街,新主干道名叫叶卡捷琳娜大街。
如此甚好。
新建的旅馆就坐落在叶卡捷琳娜大街上,靠近伊凡大街。
木楼的建筑材料基本就是原木,非常的原生态,也不存在什么甲醛之类。
马克西姆昨天到的,已经参观过乌斯怀亚了。他今天不在,说是上天环游法尼亚诺湖呢。他留下一份备忘录,认为乌斯怀亚太小了,没有机场,也没有油库,大宗运输肯定要靠货轮。先定下来首都,然后就要抓紧时间开工了。5年都未必能将首都的轮廓打造出来呢。
那就两个5年吧,凯瑟琳不是太着急。
在天上飞了两天,总算可以站到地面上,能保持良好状态的只有凯瑟琳和伊利亚。凯瑟琳是因为在飞机上有间卧室,伊利亚则是可以坐着睡觉,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入睡。
呵呵,谁家好人会受训坐着睡觉?看看就算是职业军人的阿拉斯泰尔都做不到。
你还嘴硬不是契卡!
凯瑟琳心里很是得意,为了揭穿伊利亚的真面目感到……成就感满满。
*
基里尔大公志得意满,干劲十足。大概是为了新的大冤种啊不,大资助者吧。
表姐夫费利克斯也已经到达,带了500多名俄罗斯志愿者,租了一条邮轮到达。
凯瑟琳稍事休息,便下楼跟基里尔和费利克斯开会。
杜邦家族不出意外会承接各项基建工作,马克西姆带了不少人来,有做预算的有做规划的,新俄罗斯现在几乎是一张白纸,既无规划也无人手,万事开头难呀。
智利和阿根廷对火地岛也没有什么规划,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开发的非常粗糙。主要问题也是岛上的人口太少,分散到港口和伐木基地、牧场等地,就显得更少了。
好在岛上原本也没有什么食肉野兽,野外很安全,没有什么危险。
三个人对着火地岛地图画圈,粗略的定下了第一期开发项目。几处港口规模扩大,麦哲伦海峡以前是很重要的海运航线,1914年巴拿马运河建成通航后,远程航运大幅度减少,目前主要作为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国的商业货轮通道。主要因为这些国家的铁路建设里程数还没有达到贸易来往的需求,再有安第斯山脉和巴塔哥尼亚山脉的阻挡,海运反而更便捷也更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