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第2/3页)
哎呀!高质量的床上运动就是能让人的大脑分泌多巴胺,所以男人总是很爱床上运动,一天恨不能发情800次。女人没那么容易激动,但也要趁年轻多做几次,否则那不是亏了!
两个人都懒得动,阿拉斯泰尔还沉醉在激情过后的余波中,凯瑟琳伏在他胸口,手指在他胸膛上画圈圈。
“你去了渥太华就跟总督请假,一直待到圣诞节。”
“好。”抓住她的手,亲亲手指,亲亲手心。
“我们圣诞节就不回伦敦了。”
“不回来了吗?”他有些惊讶。
“不回来,除非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事情,比如你的祖父。”老头可是看上去没几年好活了。
他叹气,“是啊。”
情绪先是低沉了几分钟,继而又高兴起来,“没准下次回来时带着我们的孩子。你说,今晚会有吗?”
你也是太自信了哈。
“没有。”
“有的。今晚没有,也许明晚就有了。”他盲目自信。
*
埃莉诺王后号波音314飞机正飞在大西洋上空。
国王的演讲谈不上有多么“振奋人心”,只是向国民宣告战争即将来临。
书面宣战书送交战争部存档,9月3日下午,英国政府颁布《义务兵役法》,年龄在18岁到50岁之间的男性公民都要进行预备役登记,将会分批进行军事训练;唐宁街10号组建战时内阁,温斯顿丘吉尔重新任命为海军大臣。
9月3日下午17时,法国也向德国宣战。
但两国都还没有开始调动军队,目前情况不明。
*
飞机上一半的人都在看报纸看文件,气氛无言紧张。
不满14岁的鲍比也感受到了战争来临前的紧张气氛,坐立不安,三姐尤妮丝低声安慰他。两个孩子并不知道为什么父亲忽然要他们返回纽约,隐约猜到是跟战争有关,但……父母并没有离开伦敦,他俩都感到惶恐不安。
阿拉斯泰尔翻着这几天的报纸,报纸上消息满天飞,一半是宣战后政府的各项举措,一半是各种“专家”对战争的看法,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八卦,公告版仍然是出生公告、结婚公告、讣告,当然也有商品广告。
只要不看时政版的话,完全会认为一切如常。
生活总要继续的嘛。
乔在看文件,一连几个小时都没有抬头。
杰克居然没有上飞机,而是留在伦敦。他请了一个学期的假,要到寒假之后才会回哈佛。苏联之行与德国率先开战对他的震撼极大,杰克决定留在英国为他的毕业论文找资料,他今年四年级,即将毕业。
凯瑟琳在想自己是否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德米特里叔叔要跟她一起回美国,她找老乔借了他家的棕榈滩别墅,让德米特里去沐浴在佛罗里达州的阳光下;奥尔加姑姑一家和谢妮亚姑姑一起住在伦敦郊外的蓝铃花庄园,只要不是在伦敦市区还是很安全的;
让人通知法国的亲戚们,主要是谢妮亚的儿子们,要他们搬到英国;其他在法国的俄罗斯人也安排人去劝说,欧洲即将开战,你们要么还是去新俄罗斯吧。据说短短3天时间就有上万人决定离开。她让谢妮亚的儿子们去办这件事情,租用邮轮将俄罗斯人送去火地岛;
留了一笔钱给谢妮亚,用以租用邮轮、给移民们发放安家费;
玛丽娅姑姑和伦纳特表哥在瑞德法交界处的博登湖,暂时没有什么危险,凯瑟琳给他们拍了电报,要他们要么来伦敦跟谢妮亚她们住在一起,要么回瑞典;
娜塔莉亚也跟她回美国,塔塔一家仍然住在伦敦,塔塔在伦敦郊外买了一栋两层的小别墅,足够她们一家四口居住,等到大空袭开始,她们会搬去郊外别墅;
康诺特公爵住在巴格肖特公园,一般不会去伦敦;大空袭开始后,凯瑟琳会打电话让婆婆亚历珊德拉离开伦敦,去巴格肖特公园暂住。
还有谁?王室的几位表哥当然不需要她来操心。
哦对,还有便宜爸爸的棺木,本来要是不打仗的话,可以送去巴黎,安葬在便宜哥哥身边,或者安葬在巴黎的彼得保罗大教堂;但战争来了,棺木放在伦敦或是巴黎她都不愿意。于是她这次也将便宜爸爸的棺木运上飞机。
便宜哥哥的墓地在巴黎的一处公墓,这倒不用着急,等到战争结束后再去迁墓,让他们父子可以安葬在一处。
娜塔莉亚说等她死后,要跟丈夫儿子葬在一起。这个愿望凯瑟琳很愿意满足她。
她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确定将欧洲事务都安排好了。
满意!
噢,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肯尼迪大使将原本存在英格兰皇家银行的100吨黄金转存到花旗银行,倒来倒去后,目前存入她在花旗银行的账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