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第2/2页)

奶爸也很得意,恨不得能跟全世界炫耀他的宝贝儿子。还傻乎乎的对妻子说,真希望米沙快点长大,他好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教给他。

凯瑟琳是怪嫌弃的,等孩子长大你很可能会说,还是希望他回到不会走路不会说话的婴儿时代。男孩子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人憎狗嫌,到时候你可别太烦恼。

*

德军越过阿登森林之后,那些居住在法兰西岛地区的俄罗斯流亡者和移民又跑了一批,一些人跑去英国,一些人直接去了美国,之后又去了罗马岛。表姐伊莲娜、外甥女贝贝也来到美国,目前暂住曼哈顿。

表姐夫费利克斯原本说要来参加米沙的洗礼仪式,但因为基里尔大公突发脑淤血过世,他和弗拉基米尔要处理基里尔的葬礼,因此没有来。1月底他来纽约接妻子女儿女婿,顺便跟凯瑟琳谈了谈。

凯瑟琳请他回去后做些准备,她毕业后就去罗马岛,这次至少要住上1年。

费利克斯问:“要带米沙过去吗?”

她想了好一会儿,摇头:“他还太小了,就让他跟爸爸在渥太华,至少要等到1岁以后再过去吧。那边医院没有建成之前,不好带孩子过去。”

费利克斯蹙眉,“这样好吗?伯爵不能离开渥太华,孩子也不跟你在一起,你怎么能放心?”

啊?

她奇怪的问:“我有什么不放心的?米沙是我的孩子,也是他的孩子,难道他还会照顾不好孩子?”

费利克斯摸摸额头,感到头疼,“我是说,伯爵也许会……你应该知道男人,尤其是年轻男人,往往克制不了自己。”

哈哈,你说的好婉转。

她一本正经的说:“我相信他不会做出让他自己后悔的事情。”

费利克斯摇头:你可真是太天真!男人呀,都不能相信!

“我可不希望你受委屈。他不是代理总督吗?什么时候伦敦能派一位总督过来?”

“不知道。他也许会把代理去掉。”

哎呀!这不是更难办了吗?

*

费利克斯很快带着妻女返回罗马岛。

他在法国瑞士度过了沉寂的20年,原以为自己就会这么沉寂到死。没想到……还会有机会参与到新国家的建设工作中。

他跟基里尔不同,基里尔一心想要复辟,他只想安度余生,因此他对于基里尔热衷的“复国”向来不感兴趣。

但现在……现在又不同了,基里尔还真的找到了一块很好的土地,能够安置他们的同胞。俄罗斯流亡者和移民派别太多、太松散,无法像犹太人那样形成强有力的社区,又无法融入当地。因此不管在什么国家,俄罗斯人都像是水中的一滴油,无法融入,也无法被同化,又无法成为社区的支柱。

他为此苦思冥想多年,直到小奥尔加出现,他才恍然:俄罗斯人缺乏一个“灵魂人物”,因此总是处于游离、松散的状态。他们需要一个发自内心崇拜或者喜爱的偶像,基里尔或是德米特里都做不到,基里尔太傲慢,德米特里又太随意。

但奥莉娅做到了。

她聪明又尊贵,是皇室直系最后的继承人,还能切实为俄罗斯人解决问题,美国、法国、英国的俄罗斯人都受到过她的恩惠,就连那些结成黑邦的家伙也很信服她,听说他们还会主动上交“税收”,以捐款的形式进入殿下名下的慈善基金会。

上次世界大战之后,陆陆续续有200万帝国臣民离开俄罗斯,主要移民地区是欧洲各国,以法国人数最多,至少有50万人;希腊也有大概30万人,因为希腊也是东正教国家;其他70万人分布在英、德、波兰、芬兰、意大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

非洲的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大概有10万俄罗斯流亡者;

亚洲的土耳其有大概10万人,中国有20万人。

北美的美

国、加拿大各有数万人。

因为战争,俄罗斯人再次开始流动,从欧洲各国跑路,绝大部分前往北美地区,数量在50万人以上。

但有不少人加入了德军,尤其是居住在波兰、德国、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的前军官们,他们热切的想为十几年前的失败复仇。他们中的一些人仍然想复辟,因此有人找到了基里尔的弟弟鲍里斯和安德烈——他们没有找到基里尔——劝他俩跟德国合作,罗曼诺夫家族可重回圣彼得堡。

鲍里斯和安德烈带着妻儿老小,连夜跑路去了英国,找到堂姐谢妮亚,求她指条明路。谢妮亚安排他们去了罗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