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也就是说,英国的小弟们都跟着宣战了。

英法在东南亚还有好些殖民地,三大橡胶产区中,菲律宾归美国实控,印度尼西亚是荷兰的殖民地,但在荷兰被占领后,已经失去对印尼的控制,澳大利亚趁虚而入,和印尼达成了商业合作伙伴关系;至于泰国(此时国名为暹罗),她是法属印度□□与英属缅甸之间的缓冲国,因而成了东南亚唯一仍然保持独立的国家。

暹罗的橡胶产量世界第一,因此成为日本的必争之地。11月23日,日本陆军入侵暹罗,几个小时后,暹罗总理宣布与日本达成同盟合作关系;并在昨天宣布与英、美等国进入战争状态,也就是跟着日本向美、英、澳大利亚等国宣战了。

啧啧。

Big胆!

目前就等于3国瓜分了最大的3个橡胶产区,德国无暇在东南亚搞事,日本除了要满足自己生产所需,还会提供给德国一部分橡胶。

所以这就是德国必须同日本结盟的意义所在。

“美国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太平洋战场上击败日本,其他国家她不会在意。物资问题不需要考虑,只需要考虑美国何时对德国宣战,或者德国何时对美国宣战。”

伯蒂长叹一声:曾几何时,大英帝国与他国开战,居然还要考虑曾经的殖民地会不会参战的问题?

伯蒂再一次感受到帝国的衰败就在眼前,他既没有办法力挽狂澜,也没有能力重铸辉煌。这令他痛苦万分。

他试探的问:“美国会对德国宣战吗?”

“不好说。按说德国应该早就宣战了。希特勒在顾虑什么?”

*

希特勒正在柏林总理府大骂日本这个猪队友!

八嘎!

你们动手前能不能动点脑子!该死的日本猪猡!

他自诩是个会动脑子的“政治家”,美国很重要吗?确实重要,美国的GDP目前是全球第一,从农产品到高科技(几乎特指军用飞机)应有尽有,国土面积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尽管德国实际并不太能计算美国的产能有多强大,但政界到军界都一致认为,美国乖乖旁观就好,千万不能拉她下水。

当务之急是苏联,德军正在莫斯科展开艰苦卓越的城市争夺战役,苏军素质可疑,但极为顽强,德军几乎是一条街道、一座大楼这样的占领。

德军集团军司令抱怨苏军就像“德国小蠊”,超级难打,德军占领了街道或是大楼后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清扫苏军残兵,他们狠到哪怕只有一名士兵存活,都能拼走好几名德国士兵。

前线各级指挥官看到阵亡数字只觉得心痛:这可是我们德意志的大好男儿!

开战前,德军高层信誓旦旦,半年拿下苏联,现在看看,半年时间已经过去,能在圣诞节之前拿下莫斯科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希特勒对戈培尔抱怨,他希望复刻法国的成功案例,他曾经在埃菲尔铁塔前面愉快留影,也希望圣诞节的时候在红场和克里姆林宫前面留影。

戈培尔恭维他,德军一定能拿下莫斯科!但他同样机智的没有说会在圣诞节之前拿下。

他不愿意对美国宣战,就是不希望美国敞开了支援苏联,要是没有美国支援的飞机、坦克、重卡、枪炮弹药,德军那不是早就拿下莫斯科了吗!

*

凯瑟琳每天关注苏德战争最新进展,德军在莫斯科艰难推进,巷战始终是最艰难的战斗,每一片残垣断壁都会成为双方的掩体,谁能挺到最后,实在难以判断。

德军的大炮在开战前几天打了几轮,精准度还不错,小心避开了克里姆林宫。

史达林之前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办公,德军打进城区后便转移了。德军不知道他转移到哪里去,只能从俘虏口中得到的情报判断,史达林不肯离开莫斯科。

“活捉史达林”是德军指挥官到普通士兵的超级“彩头”,很奇怪的不但激励了苏军将士死守首都,也激励了德军想要拿下对方的国家领袖。

——倒也不是不能做个梦,毕竟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嘛。

除了每天看报纸、看白金汉宫和议会大厦送来的一些报告和情报,其他时间基本都在老王子身边。老王子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虽然大概心底是高兴的,但□□的衰老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无法抵抗。

米沙扶着曾祖父的床,咿咿呀呀说着听不懂的婴语,摸摸曾祖父的手,走走走,又摸摸曾祖父的脸。

祖母亚历珊德拉每天只让孩子来看几分钟曾祖父,没有明说,但大概意思是不让太小的孩子过早面对死亡。米沙也就是个刚满13个月的小屁孩,什么都不懂,不明白曾祖父没几天好活了。

英格丽德公主是老王子唯一的女孙,少女时期在祖父身边度过了难忘的青春期,很是依恋祖父。她每天都来跟祖父说话,一待就是大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