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他心中十分不舍,但又想将米沙留在母亲身边。
凯瑟琳倒也没有认为当妈的必须跟着儿子,亚历珊德拉也有自己的生活和社交,她之前在伦敦的圣米迦勒医院做护士,好巧不巧,跟基克是同一家医院。基克是个聪明姑娘,她要是愿意讨好你,你甚至都意识不到她在拍你的马屁。
作为小米沙的教母之一,四舍五入基克也算是家人呢,亚历珊德拉与基克的关系还不错。
将米沙留在祖母身边她也没什么不舍得的,英国现在应该很安全。但她现在不是一个人,她是一国之君,很多事情是她说了算,但有些事情还真不是她说了算的。
比如,她现在只有一个孩子,理所当然就是继承人,继承人不好放在别国抚养吧?俄罗斯可从未听说有在国外长大的皇储。
凯瑟琳:我也没说米沙就是皇储呀。
国际惯例,一般至少要等到孩子3岁之后才会立储,是担心孩子早夭。
现在有点理解为什么玛格丽特姑姑会一直生孩子了,至少备胎够多;维多利亚女王可是生了9个孩子呢。
有点烦恼,看来二宝还是要早点选好爸爸,现在生殖医学技术还没有那么进步,没有体外受精技术,要想怀孕就得真上。做|爱变成交|配就不太有意思了,所以人选一定要她喜欢才行。
至于对方会不会喜欢她……这是个问题吗?
“米沙不在你身边,你可以吗?”
“不可以。”奶爸愁眉苦脸,“你不在我身边,孩子也不在我身边,我可真是可怜。”
你好好笑啊。
“我冬天去渥太华看你,北半球的夏天。”
他眼睛一亮,“能待多久?”
“不太清楚,一两个月吧。”
他叹气,“我不喜欢离开你。奥莉娅,答应我,请一定记得我是你的丈夫。”
*
苏德战争的进程十分诡异,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德军在2月底拿下了莫斯科。
已经返回罗马岛的凯瑟琳目瞪口呆:这是怎么回事
???
大事不妙!莫不是自己这只小蝴蝶扇动了翅膀,导致了莫斯科的陷落?
苏维埃,你还有救吗?
苏联方面的小道消息满天飞,有消息说史达林及时撤离莫斯科,目前行踪不明;德国方面则大肆宣扬已生擒史达林,不日将送往柏林关押;又有消息说史达林去了斯大林格勒,将在枢纽城市继续守卫国家。
“戈培尔应该立即让那个假冒的史达林公开露面,公审也好,与希特勒会谈也好,要先发制人:我们抓到了真正的史达林。就算之后苏联说我们的史达林同志活得好好的呢,也无法阻挡群众怀疑,到底他们的史达林是不是‘替身’。”
“我倒是希望他们真的抓到了史达林。”德米特里冷哼一声。
德米特里对史达林1戈比的同情也没有,他认为史达林跟列宁一样,都是粗鲁野蛮的“下等人”,其实列宁还真不是“下等人”,他出身小贵族家庭,父亲获封“世袭贵族”。
但在出身高贵的皇室大公来说,区区世袭贵族就是贵族阶级的最底层,自然是“下等人”。
德米特里叔叔的觉悟不怎么高,无法脱离他的出身阶级。
“目前苏维埃除了史达林,没有其他人有足够的威望成为领袖,他活着比被抓了或是死了好。”
“这是他当初选择与德国签订合约的应有的下场。”
凯瑟琳倒是很赞同这个评价的,“他就不应该对德国抱有幻想。合约总是用来撕毁的,他是为了拖延时间没错,但他们的准备工作做的非常糟糕。我痛恨他是因为他拿数以百万计的俄罗斯青年的性命去堵德军的坦克大炮,而那些人……本不该死去。”
“可他要是向法国人学习,那就更糟了。”
“投降主义吗?”凯瑟琳淡淡一笑,“俄罗斯人会向外族投降吗?”
大概率是不会的。
法国政府光速投降也是因为民间反战情绪高涨,并且他们也无法承受战争损失,不愿意再牺牲整整一代年轻人。论起作战能力,法军仍然是欧陆……第二,第一是德军,德国要求维希法国提供部队参加德军的行动,法国伪军在地中海战场和北非战场都很能打。
之前墨索里尼想趁法国投降之际检漏,派兵进入法国境内,被法国部队打得抱头鼠窜。只是这次战役被掩埋在德军横扫欧陆的大新闻中,无人在意。
意大利真的很好笑,祖传坑队友。21世纪提及意大利,就一个字“菜”,又菜又爱玩。提及法国,就是“跪的容易”,日常辱法。实际法国是欧陆第一经济大国、第一科技大国,实力很强。
以凯瑟琳掌握的军事知识来看,法国也只能选择投降。她的地缘政治复杂,国土面积又太小,谈不上什么“战略纵深”。德军机械化部队不到两周就能跑到巴黎,再过两周就能推进到比利牛斯山脉,一个月能横贯法国领土,还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