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三载矣(第7/8页)

而这些佛教本就是为了打压清华神教存在,有些甚至不是真的和尚,现如今有些地区寺庙已经人去寺空。

只余无人修筑,几场雨后就因为漏雨导致锈迹斑斑的佛像寂寥端坐佛台。

再加上新的东极青华神教,建立起来的庙祠之中,供奉的神像,依旧是那胖得走形,丑得天怒人怨的清华大帝神像。

只是布教的小册子上面写错了一个字,把清华,写成了青华,鉴于教内有文化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这种瑕不掩瑜的错误,无人追究。

而革新后的东极青华神教,每每接受了总部“任务”,也是总能最快完成。

清华神教搞毒人,又搞天女天君,最终目的不过是敛财,笼络当地强权。

而碧桃利用清缴清华神教分部的方式,将敛来的钱财,再“上供”到主教手中。

几乎是从他们的兜里掏出钱来,再倒个手上供回去。

把主教那边哄得更愿意给他们拨款,让他们布教建庙。

至于笼络当地强权,酒色浸染,拉下水捆一起,反而是最低级的手段。

完全可以是利益联合,帮助他们走正路去获得想要的钱财权力,甚至是民心。

毕竟如果有阳关大道,谁愿意走独木桥呢?

诸多原因结合在一起,主教那边不光不曾降罪打压新兴的传教方式。

甚至要见一见这位“革新”“废弃”教内传统布教方式的能人。

——碧桃仙姑。

碧桃仙姑不是那么好见的,以身在国境边缘城镇布教,车马太慢,无法及时赶回主教昌山州的理由,多次拒绝了主教召见。

惹得那边不是很高兴,但很快碧桃的手下又“出色”地完成了上面下发的敛财集权任务,主教那边便也不再计较。

天气逐渐转暖,眨眼之间,便已经步入人间盛夏,繁花似锦的七月。

夏日的容安王府,更是花团锦簇,绿树如茵。

碧桃临窗书信。

吾之佳侣亲启:

羌州刺史贪墨枉法,私通外邦,鬻国之铸铁,今唯缺确凿之证。愿君助我,扰其皇城内之倚仗。待得铁证,定助吾爱青云直上!②

“啧啧啧……你现在是完全不装了呀。”

占魁对碧桃这些时日,屡次帮助明光铲除异己的行为有些恨铁不成钢。

找到机会就要刺她两句。

要么就鼓动她把明光抓来,先生米煮成熟饭再给他好处。

碧桃已经不在意了,占魁无论说什么,她该怎么写还是怎么写。

至于为何又是“吾之佳侣”“吾爱”的酸话说个没完,自然也是有因由的。

一来碧桃发现说这些酸话,明光不光不对她“畏之如鬼”,回信的速度总是特别快,办事也比较利落。

二来碧桃这是在用沉溺情爱的假象,麻痹明光的窥探。

他遣来看着碧桃的那个死士已经撤走了,在大源州的暗桩,如今能打听到的,也只是碧桃对外展示的真假参半的消息。

碧桃始终没有忘记明光是她获胜最强大的对手。

她如今利用明光的人为自己谋方便,同时也对他在朝中的势力、有哪些要职被他捏在手中,以及需要多久能爬上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储君之位,都有了初步估算。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如果得到这些消息和切实的利益,只是说几句无关痛痒的情话,还是隔着千里之遥书写在纸上。

这对碧桃来说简直堪称捷径。

因为明光真的很好用。

两人虽然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可若皇城之中没有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都能伸得上手的丹曦郡王做辅助,碧桃还真没法将她的东极青华神教推广得如此之快。

漆封书信的时候,占魁从窗外折了一朵花,搔刮碧桃,被碧桃一打,花瓣同细细的花枝,便落在了火漆之上。

碧桃懒得重新烤漆,索性落下封印,让人送出。

五日之后,这落了火漆,甚至还烫了一朵花在其上的书信,才落到丹曦郡王的书案之上。

盛夏皇都非常热,明光的行宫却是整个皇都乃至皇宫都算在内,最清凉的地方。

他的手下幕僚皆在他的议事堂中消暑,众人一边吃着冰镇的瓜果,一边讨论朝中的局势。

商讨已经拿到手中的差事,能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利益。

明光快子时了才回到自己的住处,因他曾经下令,他在堂议事的时候,若非吩咐,下人不可随意滋扰。

因此他披星戴月地从议事堂那边走回来,才发现他书案上放着的信件。

明光站在书桌前,并没有第一时间伸手去摸那封信。

他盯着那火漆上烫得工整的小花枝,无意识地攥紧了拳头。

抿住薄唇,想到其中必然会有过度荒唐的称呼和肆无忌惮对着他倾泻的思念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