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楚心言(第2/5页)
像4·26涉毒案,她也只是在碰头会上调整了侦查方向,对陈暮、陈志钢进行了测谎审讯,其余实战行动,都是雷骁、蒋沉舟率队完成。
因此,姜凌并没有因为雷骁伸出来的橄榄枝而激动。
与其进入一大队从最基础的侦查实践开始,还不如另起炉灶,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激动的那个人,是李振良。
电话就在案件组办公室,李振良听得清清楚楚。姜凌电话一挂,他便立即凑了过来:“雷队想调你去一大队?”
姜凌“嗯”了一声。
李振良有些疑惑:“你怎么没答应?”
刘浩然在一旁推搡了他一把:“你没傻吧?刚才小姜不是说了吗?她有一个小组要共同进退,这个小组当然是指咱们仨。”
周伟刚刚在后院打了趟拳,拿毛巾擦拭着身上的汗水,刚才的电话他也听到了:“小姜,其实我们没关系的,还是你的前途重要。”
先前姜凌的奶奶也说过想调她去京都,姜凌拒绝了,她说晏市是她的根。
现在雷队要调她去市局,姜凌又委婉地拒绝了,因为她说她有一个团队。
说实话,周伟很感动。
他自觉在这个团队里并没有贡献太大的力量,基本都是姜凌推着往前走。可是姜凌却把团队看得比前途还重要,连雷队开口她都不愿意去。
姜凌的态度很认真:“我也是为前途考虑,才会拒绝。”
周伟和其他两个都有些不解地看着姜凌。
姜凌没有解释太多:“总之,你们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就行。我们是一个团队,互帮互助相互信任,一起破大案、立大功。”
李振良第一个跳了起来,兴奋地在办公室里转圈圈:“好好好,破大案,立大功。”
刘浩然与周伟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睛里那跃跃欲试的兴奋。
刘浩然道:“那,我们该做些什么?”
周伟也问:“对啊,总不能你一个人在前面闯,我们却什么也做不了吧?”
姜凌也没客气:“良子,你是我的助手,要加强行为学研究。”
李振良抬头挺胸,很有成就感地响亮回答:“是!”
姜凌看向刘浩然:“浩然,你擅长与人打交道,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外联活动就交给你。”
刘浩然心里美滋滋的:“是!”
周伟紧张地盯着姜凌,生怕把自己漏下。
姜凌将目光移向他,眼里满是鼓励:“你体能好、耐力强、沉稳有度,以后就负责小组安全,外勤工作。另外,物证鉴定的对接工作也交给你。”
周伟咧开嘴笑了:“好。”
李振良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你就是我们大家的保镖了。”
周伟并没觉得当保镖有什么不好。他在老家习过武,在部队当过侦察兵,这是他的优势,优势得到发挥,能做个对小组有用的人就行。
确定好小组分工之后,每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
“小姜,噫,不对!以后不能叫小姜,得叫姜队。”
“姜队听着威风,但会不会和雷队、蒋队他们撞上?毕竟,他们是大队长,是职务嘛。我们是四人小队,小队长咧……”
“那,应该叫什么?”
三个人将目光投向姜凌。
姜凌想都没想:“就叫姜凌吧。”
叫什么很重要吗?说实话,姜凌挺喜欢自己的名字。
李振良摇头:“唉呀,叫名字显得太生份了。”
刘浩然也附和:“对啊,这样太生份了,搞得好像我们不熟似的。”
周伟说:“九善那小子叫你凌姐……”
李振良怪叫一声:“那不行,姜凌比我小多了。”
刘浩然也坚决反对:“不行不行,叫姐真不行。”
叫小姜不行,叫小凌更不行,叫凌凌实在太肉麻……
姜凌只能说:“叫姜姜吧。”
这个称呼,是在警校读书时同寝室女生用过的,既亲近,又不显得肉麻。
李振良三人集体通过:“好,就叫姜姜。”
明确小组分工、统一了对姜凌的称呼之后,大家将注意力转到雷骁提到的三定侦查法讲座上。
李振良自告奋勇:“姜姜,那个讲座,我还是给你当助手吧。”
刘浩然:“如果需要,我来准备幻灯片。”
周伟:“我还是做记录?”
姜凌说:“浩然,大伟,你俩到一大队、二大队跑一趟,看看他们手里有没有复杂未破的案子。理论还得结合实践,咱们既然要搞讲座,就得拿出点真本事。”
周伟与刘浩然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姜姜,你要现场破案?”
姜凌点头:“是。”
看到姜凌自信点头,刘浩然等人全都兴奋莫名。
“姜姜实在太厉害了!竟然敢现场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