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高考(第4/4页)

刘春妮已经跟家里商量过了,准备报考师范学校,继续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很快报名正式开始,严雪跟严继刚全都准备好了材料,也考虑好了要报考的院校。

其实后来很多人都不知道恢复高考是1977年,还以为是1978。严雪倒是知道,却没想到这时候竟然是考前报志愿。

不是考后出了分数报,也不是考后出了答案估分报,而是考试之前就要填报好。

没有任何参考,全凭对自己成绩的估算,还要再加上一点运气,稍有差池便会和大学失之交臂。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高考停了十年,国家急缺人才,这场考试力求效率,自然是怎么快怎么方便怎么来。

严继刚不做他想,报了外国语学院的英语系,全部五门文化课考完后,还要参加一门外语加试。

严雪却是斟酌过后,才报了燕大的生物系。

木耳的人工栽培搞了这么多年,也把她搞出了一些兴趣,她想看看还能学到什么。

当然在她印象里,食用菌的人工栽培应该属于农大,但这时候的农大还叫农机学院,看名字就知道,主要研究农用机械的。

这时候各院校的学科也都很基础,没像后来分那么细,甚至作为后来人人向往的两大顶尖学府之一的清大,这时候都还没有生物系,着实让看到招生简章的严雪惊讶了下。

报名结束,省里很快将考试时间定了下来,就在十一月月底,成为恢复高考后全国首个举办高考的省份。

理科考场定在长山市一中,严雪和严继刚都在那边,只是分到了不同的班级。

家里一下子要去两名考生,其中一个还是孕妇,连中心的人都觉得不放心,专门让司机开了车来送。

其实对于严雪要考大学这事,很多人都觉得不理解,毕竟考大学就是为了找工作,严雪又不是没有工作。

严雪只和亲近这些人说了实话,“时代在进步,人也要进步,只有努力往前走,才不会被时代甩下。”

就像这些菌种,如果不加入新东西,甚至重新开始培育,几代之后就会彻底退化,逐渐被淘汰。

环境会变,政策会变,如今认知里的一切都有可能会变,只有学到手里的本事不变。

别管别人是否听得进去,严雪是揣着她家第二个崽去考试了,她家第一个崽,还有两个崽的爸爸一起去送的。

就还挺别开生面的,不管是挺着大肚子进考场,还是被自家崽和崽他爸送考。

这要是放严雪上辈子那会儿,随便一条都够上热搜了,这时候还好,但是孕妇进考场一样万众瞩目。

严雪进去这一路,就被人看了一路,检查准考证时,连监考老师都多看了她好几眼。

她没管别人的目光,卷子一发下来,就将整颗心都沉在了上面。

两辈子了,她终于如愿以偿坐在了高考的考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