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支援部队是临时组建的, 没有人会想到,在抗洪救灾过程中表现最卓越的两个人,竟然是夫妻。

一个作为指挥官, 带着他们堵堤口、翻峭壁、爬高楼, 甚至逆流而上, 追上了被洪水冲走的难民, 说一句从死神手里抢人也不为过。

另一位更是巾帼不让须眉, 不仅救死扶伤, 还以一己之力迅速弥补了医疗资源和物资的空缺,如今受灾群众正在吃的热乎乎的速食面,就是她让家人送来的。

夫妻二人都倾力投入到灾情中, 几人顿时肃然起敬:

“嫂子大义, 让我们惭愧。”

容承洲微敛眸, 没有说什么客套话。

只拧开矿泉水盖子, 浇在自己手上洗了洗。

然后把一包零食放进口袋里, 单手撑胳膊利落起身, 淋雨穿过路上半人高的积水, 站在临时安置点门口, 没有催促,静静等她。

江茗雪安抚好孕妇, 余光注意到门口的男人,收起医药包向他走去:

“外面雨大, 怎么不进来?”

容承洲垂眸落在她干净的白大褂上,低沉磁性的声音裹着一点因疲惫而引起的沙哑:“给你送个东西就走。”

江茗雪只好点头:“那好吧,你要给我什么东西?”

容承洲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真空包装的鸡腿和鸡蛋递给她:

“吃完再去忙。”

这些他翻到三楼救下的村民主动塞给他的,他一直没得空吃,放在口袋里收着。

速食鸡腿和鸡蛋在平时都是他们不屑于吃的食物, 如今却成了奢侈的肉类和蛋白。

江茗雪垂眸看去,只见男人身上的布料沾着好多处泥,给她的食物包装袋却和他的手一样,干净得没有一点泥土。

“你呢?”她问。

“我吃过了。”男人下颌线紧绷,淡声道。

江茗雪不相信,但犹豫了几秒还是收下了,不想让他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分心照顾她。

“你快回去休息一会儿吧,我会照顾好自己,不用担心我。”

容承洲略一颔首,深深看她一眼,才转过身,再次迈进浑浊的积水中。

江茗雪注视着他的背影,手心不由攥紧食物的包装。

没有时间多想,听话地找了个狭小的空地席地而坐,撕开包装袋快速吃完,又重新投入到治疗工作中。

法律衍生术语中有一个词叫“非紧急避难人员”,指的是在如自然灾害或传染病疫情等紧急情况下,那些被赋予特殊职责或在某些情况下需要优先行动以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个人。

这些人员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军人、医生、护士、消防员和警察。灾害来临之际,所有人都可以向外逃走,唯独他们要逆流而上。

而这些人群中,医护人员是唯一自负盈亏的职业,没有政府补贴,更没有编制保障,甚至连优先通道都没有她们的位置。

唯一拥有的,不过是一颗医者仁心。

--

雨像被捅破的天漏,没日没夜地往地上砸。十几名军医通宵达旦为临时安置地的几百名患者做治疗,空军支援队在向更远更偏僻的位置搜救失踪人员。

送受伤村民到临时安置点的是队里其他人,江茗雪除了第一天见到容承洲一面,之后再也没看见他。

毋庸置疑,这种危险时刻,他永远是站在最前面的。

到了第三天,天色大亮,雨声渐小,终于有了停止的趋势。

这对于灾区的所有人来说,就是希望的信号。

军医们哪怕一晚上没有合眼,见到这一幕都觉得干劲十足,又能再继续坚持治疗几名病人。

第三天上午,终于把临时安置地的所有病人治疗结束,江茗雪长松了口气,两天两夜没合眼,终于得空靠在墙上浅眠几分钟。

原本嘈杂混乱的楼内,在注意到她的动作时,纷纷和自己的伙伴比手势:

“嘘——,江医生睡了,等会再聊,别吵醒她。”

众人默契地同时噤声。

这些医护人员和军人对他们的付出,他们这几天有目共睹。

现在家园被毁了,没有什么好东西能送给他们,就只能让她先睡个好觉。

江茗雪在睡梦中察觉到大家刻意压低的声音,唇角不由轻轻弯起,脑袋刚一靠在坚硬的墙上就睡着了。

再次醒来是听到了指挥员的戒备铃声,喊她们到医疗点集合。

江茗雪刚睡了两个小时,大家被临时喊起,忍不住打着哈欠。

“这边的病人留五个人看着就好了,剩下的人跟着我去其他地方支援。”指挥员说。

听到命令后,军医们又迅速打起十二分精神,异口同声答:“是!”

江茗雪跟上去,指挥员忽然拦着她:“小江,你已经帮了很多了,这几天连觉都没睡到三四个小时吧,太拼了对身体不好,你就留下来休息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