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我就你这么一个妈,我……(第2/2页)
叶家的祖先都在后山长眠,叶卫明行动不便,平常没事也不会上来,这次特意带了柴刀,准备把老人坟茔旁边的灌木和杂草好好清理一遍。
往前几辈的祖坟是没有修缮的,只有叶卫明知道地方,好在都不远,放完鞭炮烧完纸就行了。
叶宁爷爷奶奶的合葬墓是叶卫明花了大价钱修建的,几年时间过去了,墓碑上的字还是鲜亮得紧。
马玉书摆上供品,点燃香烛纸钱,对着墓碑絮絮叨叨地念叨了起来。
叶宁祭祖的时候实在很难像长辈那样和故去的人聊天,只能一个劲儿地往火堆里扔纸钱,马玉书看着袅袅升起的青烟,笑道:“这青烟飘得又长又直,证明你爷爷奶奶心里高兴呢。”
叶卫明清理着旁边长过来的刺梨树枝,还不忘搭话道:“老人有钱收,能不高兴吗。”
祭祖回到家里吃过午饭后,叶卫明就去村里的活动室了,叶宁和马玉书也开始处理带回来的肉和骨头。
虽然现在镇上也有代加工香肠的,但是马玉书觉得机器做的味道总归不够香,还是更愿意自己亲力亲为。
不过这还是叶家第一次弄这么多腊肉和香肠,怎么看都是一场硬仗。
排骨腊肉和猪脚比较好处理,把盐放锅里,加上辣椒、花椒、五香粉炒制后抹在肉上就行了。
腌制好的肉和排骨和肉块挂在屋檐下风干两天后,就能开始熏制了。
最麻烦的还是香肠,得先把肉切成小条,然后腌制,灌装。
今年的肠衣多,马玉书一口气备了八十斤的香肠,母女俩一直忙活到傍晚,才算是把所有的腊肉和香肠全部弄好。
现在村里也有做广式甜肠的,不过叶家三口都不爱甜口,餐桌上是从来都不会出现糖醋口的菜,倒是省了一道折腾。
好不容易回到了现代,马玉书早上买了不少菜,中午时间匆忙只能随便吃点,到了晚上,她直接做了四个硬菜。
叶卫明久不上牌桌厮杀,傍晚回来的时候也是喜笑颜开,马玉书和叶宁一看他那个样子,就知道今天战况不错。
叶卫明喜滋滋从兜里掏出钱来给妻子和女儿分红:“村里那些年轻人,在外面打了一年工,过年回来也是牛气得很,我们一堆人炸金花呢,我今天打得稳,赢了一千多块钱。”
马玉书接过钱随手就揣进了兜里,转而指着餐桌中间的椒盐排骨道:“赢了就行,赶紧洗手吃肉吧,这排骨是我特意留的,那跑山猪的肉好吃,这排骨的味道指定也不差。”
听马玉书说到山上的散养猪,叶卫明也想起来一件事,扭头问叶宁:“闺女,你山上那些猪准备怎么处理,都是大肥猪了,就是一天只喂一次食,也需要不少粮食呢。”
说起这个叶宁就觉得头疼:“我也没想好,就先试着卖吧,李屠夫那边不是订了五头吗,加上昨天杀的,也就只剩七十来头了。”
叶卫明摇了摇头:“要我说卖生猪还是有些吃亏的,按照我的想法,我们还是卖腊肉和香肠更划算,那边又不缺柏树,把猪杀了做成腊货,卖价高不说,放上几个月都不成问题。”
“小尤不是常往深市跑吗,那边有钱人多,回头把腊肉腊肠一车运过去,怎么都有得赚!”
叶宁一听叶卫明这话,立刻就在心里盘算了起来,腊肉属于加工后的农产品,味道好的腊肉,价格就是卖出生肉的三五倍都是供不应求的。
要是能再做出自己的品牌,那价格还能更高。
对于叶宁来说,养猪场的母猪都陆陆续续地揣上崽子了,明年这猪还是要接着养的,从长远来看,她确实需要一个固定的销售渠道。
叶宁单手指着下巴道:“这个办法倒是可以试一试,不行回头让李屠夫再宰上十来头猪,我们先做一批腊肉香肠试试水,十头猪也就一千来斤肉,就是卖不掉,也能放到厂食堂慢慢消耗。”
马玉书听着父女俩越说越来劲儿了,忙不迭开口道:“一千多斤腊肉香肠就我们两个人可不行,要做的话,我只负责配调料,剩下的你还得从村里找人来帮忙。”
叶宁一脸无奈地摊手道:“妈,你看你这话说的,我就你这么一个妈,我也不打算把你累死的好吗。”
“回头我请翠莲嫂子来帮忙,眼下茶园那边也没别的事,春花姐也能来帮忙。”
马玉书满意地点头道:“这还差不多,这两人干活都挺利索的,有她们帮忙这事儿就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