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宋世子和沈公子的身份一恢复,扬州但凡有点地位的富商,在知州的邀请函发出来之前,便递了帖子,想拜访宋世子,主动请朝廷的人前去彻查鞭策。
朴家的人也不能再装聋作哑。
三夫人落网的第二日,朴家驻守在盐场的朴二爷便到了,亲自带着帖子上门,请求拜见世子,为三夫人的事当面与世子请罪。
宋允执一个都没见,一一驳回。
今日是朴家二爷上门来的第三回,终于有了转机,王兆把受邀的帖子递给了他,问道:“今夜世子会召集扬州富商前来探讨,届时还请朴家能来个说得上话的人。”
朴家二爷察觉出了他话里的敲打。
意思是当朝永安侯府的宋世子,不知道值得他朴家的哪一位主子前来相见。
言下之意,也是在说他朴家二爷的身份,只怕还不够。
朴家二爷当下跪在知州门口,摆明了朴家的态度,“得知世子造访扬州,家主早已来了书信,他驻守海峡,一时赶不回来,要我朴家上下不可怠慢了世子,至于三夫人所为,家主明言,让世子明察,我朴家一心效忠朝廷,若三夫人当真以下犯上,冒犯了世子,朴家人绝不姑息,任由世子处罚。”
他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漂亮至极,这是要断其尾,舍弃三夫人了。
王兆也听出来了,朴家家主不会来扬州。
家主不来,就他朴二爷?朴家三房的权力集中在大房手里,只有朴家家主说得上话,朴家如此打发世子,是不是有点太过于敷衍?
朴二爷看出了王兆脸上的质疑,忙道:“家主夫人已从海州出发,正在赶来的路上,今夜定能赴世子约,届时当面与世子赔罪。”
——
大夫人于当日傍晚到的扬州港口,她坐马车时间一长,又吐又昏,唯有走水路,但水路绕,花了三日多才到了扬州。
一同回来的还有三公子朴承智。
船只靠岸,三公子搀扶着大夫人出了船舱。
看着眼前熟悉的港口,朴大夫人心生免不得生出感慨,时隔两年,她再次踏上了扬州这块土地。
两年前为了斩断大公子的痴恋,她带着大公子搬迁到了海州,特意避开钱家七娘子,并下令,朴家不得告诉七娘子大公子的行踪。
两年过去,扬州已经大变样了。
四大家仅剩下两家,钱家成为了三大家中唯一的幸存者。
三夫人上回赶去海州,便是告诉她,钱家的七娘子再也不是之前那位吵着要见大公子,与其私奔的天真小姑娘,此女本事了得,相继打垮了两大家,一旦为朝廷所用,只怕会成为朴家的劲敌,甚至取代朴家。
是以三夫人建议,以大公子的婚事为诱饵,让钱家七娘子去刺杀宋世子。
无论成与不成,朴家都会是受利的一方。
她答应了,就像当年逼着他们分开一般,又逼着两人重归于好。
结果却并没有如他们所愿,如今钱七娘子没死,宋世子也活得好好的,反而把三夫人自己搭了进去。
前几日老二被朝廷张文通缉的消息,刚传回来,大夫人还曾质问过三夫人到底怎么回事,三夫人临走之时同她保证,定会把二公子完好无损地带出来。
二公子没带出来,接着又一个噩耗。
当年家主把三夫人调来扬州,便是看上了她做事爽利,性子泼辣,能镇得住二公子,谁知道一个接着一个,都落入了朝廷的手里。
大夫人至今不明白到底出了何事。
三夫人在明珠港安排的那场刺杀,只有她身边的亲信知道,可如今那些亲信要么死了,要么与她一道都被关在了知州府。
报信的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道宋世子查出了卢家灭门案背后的真相,抓了二公子指使暴打钱二爷的几个打手,一番拷问后,供出来了二公子。
这样的证据,本不足以结案。
但宋世子毫不犹豫地张榜,公然通缉二公子,加之三夫人一直寻不到二公子的踪迹,怀疑人就是知州府内关着,一时关心则乱,于五日前清晨召集人马去知州府劫狱,被沈家小公子抓了个正着,从其手中逃出来,又被宋允执当场擒住。
满盘皆输。
赔了夫人又折兵。
大夫人在船上的这三日,歇得并不安稳,下了船面色憔悴,心情也不太好,见到朴家前来接应的仆人,当头一句斥责,“朴家的两个主子入了狱,你们倒是自由得很。”
仆人们垂目不敢说话。
大夫人也没功夫在此处理家事,带着三公子快步朝着接应她的马车走去,走到一半,便看到了马车旁正立着一位少女。
她穿月白色的素面窄袖褙子,素色腰带,夕阳的余晖下,把她身上轻薄的生绢染成了绚烂的金色,恍如身在一片金山之下,冲大夫人一笑,行礼道:“晚辈曾说过,待大夫人回到扬州,晚辈定会前来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