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平昌王尚不知朴三公子见了钱铜,但他知道朴家迟早会像他一样,把手中攥住的把柄拿出来,置他于死地。

以如今世子对钱娘子的维护,若知道他杀了钱家大爷,独揽守城之功,他绝不会有活路。

平昌王顾不得逝去了三个儿子的悲痛,打算先下手为强,在朴家人先见到宋世子之前,将朴怀朗的把柄告诉他,让他即刻下令,捉拿朴怀朗归案。

但朴怀朗比他动作快。

朴三公子上知州府求见钱铜时,朴怀朗已领着朴家兵到了淮南盐场,肃清平昌王的人。

当初得知平昌王守城有功,被陛下赐封地于江宁时,朴怀朗便生了怀疑,他平昌王见风使舵,无智无勇,不可能是守城之人。

是以,朴怀朗与他相交,也是知道将来他会有把柄落到自己手里。

前几日老三告诉他那张纸条上的消息时,朴怀朗证实了心中猜测,但他不仅知道守城的人并非是他平昌王,大抵也清楚,真正守城的人是谁。

五年前,四大商拒绝了无数个打着护国幌子的起义军,其中便包括了当时还只是一帮连靴都买不起的草鞋军陛下。

先帝昏庸,天下大乱,胡人只用了两个月,便攻到了京都。

四大商意识到危机后,慌忙相聚一起,商议如何匡扶皇室,不让胡人打到扬州来。

朴家常年跑海,擅长海上作战,加之朴家大公子经营起来的人脉,朴家成了留在扬州的最佳人选。

余下崔、卢、钱三家,得有人去京都支援,可京都已被胡人入侵,崔卢两家谁也不愿意去,都想留在扬州,去守护海峡线。

即便是大虞当真亡国,也有路可逃。

几家人推来推去,为此而大吵,最后钱家大爷主动提出由钱家去京都支援。

商议的结果,朴崔卢三家和钱家的大夫人与二公子去守扬州后面的海峡线,钱家大爷带上钱家大公子则去京都支援。

一个月后,陛下的草鞋军杀到了京都。

四大商守住了海峡线,但回来的只有他朴家。

前去支援东都的钱家大爷和大公子也死了,死于胡人的乱刀之下,百余名钱家家仆没有一个活口。

没人知道钱大爷和钱家大公子的支援有没有到达京都,有没有起到作用,两人死得无声无息,陛下攻入京都后,把躲在皇宫地道里的皇帝拖出来,逼其当着大虞百姓万千尸骨的面,以死谢罪。

事后,陛下令人把所有难民的尸体送出了城外。

以供其家人认领。

钱家的人从扬州赶过去捡尸,已分不清谁是谁了。

朴怀朗对钱家大爷和钱大公子的本事还是有几分了解,不说支援的物资火药刀枪样样具备,那百余名钱家家仆皆是从乱世里熬出来的人,个个身手不凡,不至于连个名都没留下。

如今看来,应该是被平昌王抢了功劳。

而钱家七娘子那日找上他,要他与平昌王厮杀,心头应该已知道了真相。

海峡线的事她未必知情,她城府再深,也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女娘,若她知道,不可能会那般平静地出现在他面前,与他风轻云淡地提起钱家大房。

仗着有钱铜这一条桥梁,朴怀朗对平昌王下了死手。

平昌王还在与宋允执诉说朴怀的罪行,朴怀朗已连夜拿下了两个盐场,翌日一早朴家三公子便登上了门,求见钱铜。

钱铜见了朴家三公子。

朴三公子传达了朴怀朗的话,“钱娘子先前所言,父亲已答应,淮南的两个盐场父亲会亲手交到七娘子手里,朴家会尽最大全力支持朝廷开通运河,还望钱娘子在宋世子面前,替我朴家美言几句。”

钱铜应下了,“好。”

待平昌王收到盐场失守的消息时,钱铜已拿着朴家上交的两个盐场,且愿意配合朝廷开通运河的条件,找上了宋允执。

眼见自己落了下风,平昌王想跑已经来不及了,被宋允执软禁在了知州府。

——

当日傍晚,淮南的两个盐场便归入了朝廷,朝廷的兵马负责看守,钱家协助重新整顿盐场,等待朝廷派人前来接手。

夏末的一场雨水断断续续,第二日沈澈回到知州府正好雨停,他翻身下马,步伐轻松,想起昨夜看到的那一场狗咬狗的戏码,心头极为畅快。

半年前他与宋兄前来扬州,便是为了整顿扬州富商的垄断嚣张。

如今四大商只剩下了一个缠着他宋兄不放的钱家妖孽完好无损,崔卢两家几乎灭绝,最难撼动的朴家,也终将被收复,投靠了朝廷,兴不起风浪。

扬州的盐场已全部纳入朝廷,他的任务算是圆满达成了。

想起姑母即将对他的另眼相看,走起路来,下颚都不觉扬高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