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2页)
都午后了,宋世子还未用食,且今日一早起来后,连发冠都忘记了梳,可见昨夜是与钱家娘子吵狠了,还没缓过来。
对待感情,最忌讳的便是一头钻进死胡同,容易出不来。
眼下国公府的小公爷来了也好,先让世子转移一下心思,学学钱娘子去茶楼里转转,听人一通恭维,心花怒放,哪里还记得这些糟心事。
五日后便是大婚了,有什么事不能解决,又何必怄着了自己,王兆道:“下官去备宴,等世子收拾。”
——
宋允昭也听说了兄长与嫂嫂吵架之事,她想出去找嫂嫂,可刚刚经历了一场劫难,兄长不让她出去,她自己也不敢去,只能待在屋里来回渡步,干着急。
她大抵猜出了是什么原因。
兄长想为她报仇,一举剿灭山寨,但段公子是嫂嫂的人,嫂嫂不让。
她一边希望山匪能得到应有的惩罚,一边又不想段公子出事,正两头为难,听到身边的婢女欢喜的跑进来禀报,“宋娘子,小公爷来了。”
小公爷?
宋允昭一愣,问道:“裴小公爷?”
不待婢女回答她,一道年轻男子的嗓音传了进来,“阿若。”
能唤她小字的人,没几个。
宋允昭忙走去门外,只见一名相貌俊朗的锦衣公子,从对面的长廊走来,匆匆下了穿堂,腰间的一杯羊脂玉随步伐轻荡,千里跋涉,他面上染着风霜,一副行色匆匆的模样,眉眼间却又怀着一抹兴奋与期望。
当见到门槛处立着的小娘子时,面上的那份担忧便陡然散去,展唇一笑,露出欣慰的笑容,“没事就好。”
还真是他。
宋允昭没料到他会来扬州,一脸意外,“含章怎么来了?”
国公爷和国公夫人早就有交代,不许他出京都,尤其是不能来扬州,他怎这般跑了过去,二老若是知道,该如何担心?
“我...”裴晏琮面颊微红,顿了顿,鼓起勇气说出了真心话:“听说你来了扬州,我不放心,来看看你。”
宋允昭见他如此,也有些羞涩。
从她生下来,便知道定国公府家的长子是她将来的夫君,待懂事之后,两人便默许了对方,私下里也会时常往来。
小公爷是个体贴的人,待她极好,瞧得出来很喜欢她,也很在意她。
这回来扬州,她一句话都没留,便偷偷跑了,他必然会担心。害他追到了这里来,宋允昭心中有愧,忙把人请进屋,“你先进来。”
见他额头有汗,宋允执忙吩咐婢女们备了水,亲手为他拧了布巾,“含章,擦擦汗。”
裴晏琮忧心了一路,终于见到了心中思念的姑娘,看着人安然无恙地立在自己跟前,眼里全是满足与幸福,温和地道:“多谢阿若。”
宋允昭被他那一眼看得有些不自在,面色微红,退开两步问他道:“可见过兄长了?”
裴晏琮摇头,他一到知州府,便让人带他去见小郡主,确认她完好了才放心,还未来得及去拜见世子,他拭了拭额头的细汗,那把帕子递回到了她手里,低声道:“尚未,等见完阿若,便去见世子。”
宋允昭点头。
婢女奉了茶,裴晏棕坐去了屋内的蒲团上,突然看到木几上摆着的一碗甜汤,即刻认了出来,扭头看向宋允昭,“阿若今日做了甜汤?”
宋允昭点头。
婢女眼见小公爷要端起碗一口闷,忙阻止道:“小公爷可别吃坏了肚子,甜汤已经凉了,早上宋娘子为段公子做的,剩了一些,奴婢们见倒了可惜,讨来了饮...”
还没来得及饮,小公爷便来了。
刚说完,裴晏琮的脸色就变了,抬头问:“哪位段公子?”
奴婢一愣,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不敢再随便乱答,回头求救地看向宋允昭。
宋允昭知道自己遭劫的事情迟早会瞒不住,早告诉了他也好,怕他担心,避重就轻地道:“昨日我遭了一场劫,是段公子救了我,我便做了一些甜汤,答谢他的恩情...”
话没说完,注意到他的面色有些不对了,宋允昭便没往下说。
怕他会怀疑自己的清白,又解释道:“我没事,兄长和嫂嫂很快便来了。”
刚说完,小公爷突然起身,紧张问她:“谁劫了你?”
宋允昭被他吓了一跳,知道他是在担心自己的安危,安慰道:“是一位老者,兄长已经让他受到了惩罚,他,他们不敢了...”
——
宋允执刚收拾好,还未去请人,便先听见了外面侍卫的声音,“小公爷。”
回过头,裴晏琮人已走了进来,拱手见礼,“含章见过世子。”
两家乃亲家,这位裴小公爷乃侯府常客,宋允执熟悉得很,没那么多客套,“你怎么来了,国公爷,国公夫人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