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2页)
察觉到了他的异常,坐在里头的老爷子随口问:“谁来了?”
半晌朴三公子才回道:“钱家七娘子。”
话音刚落,老爷子便听到一道女子的嗓音,“朴爷爷,身子可还好?”
三年前若无意外,她应该与朴承禹到了这所宅子里,请求他老人家赐婚,三年的时间一晃而过,物非人非,几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年钱家在朴家手指缝里讨日子,不过是一个老靠着凿井盐而糊口度日的商户。
而朴家站在商业顶端,在扬州做了几年的土皇帝,优越感越来越强,一心想要往上爬,觉得自个儿连皇室都能配得上了。
所有人都不看好这位钱七娘子,觉得她配不上朴家,唯独老爷子同意了。
是以,两人才想到了前来寻他证婚。
可惜信收到了,人却没来。
再次前来,已过去了三年。
而她也一跃成了永安侯府的世子夫人,自然不是来找他证婚的。
朴老爷子起身相迎,“钱娘子舟车劳顿,快快进屋。”转头吩咐三公子,“去泡一壶好茶来。”
朴三公子这才想起来招待客人,把地上散落的纸张拾了起来,进屋去煮茶,钱铜便被朴老爷子请到了一旁的茶室。
茶还没到,老爷子先与她寒暄,“钱娘子能亲自赶来,老夫感激不尽。”
钱铜恭敬地回道:“晚辈早就该来拜访朴爷爷,一直没找到机会,也寻不出空闲,拖到今日,还请朴爷爷莫要见怪。”
朴老爷子一笑,长满了褶皱的眼睑之下,露出一双温和的眼睛,慈爱地看向她,“钱娘子能来,已经是看在我这张老脸上了,我还有什么要见怪的。”
两家的处境彼此都心知肚明了,他还能倚老卖老?
钱铜回了一记笑容,低下头,道:“儿时朴爷爷每回来扬州,都会给咱们那一群小孩带好吃的,蜜饯,糖果,甜糕,什么都有...我最喜欢的便是朴爷爷自己做的奶糖,里面加了椰汁,甜而不腻,越含越香,有一段日子,我总是跟在大公子身后,问他,朴爷爷什么时候来扬州...”
朴老爷子随着她的话,也慢慢地陷入了回忆之中,唇角始终含着笑。
钱铜道:“那时候大伯笑话说,说既然如此喜欢吃朴爷爷的糖,将来给朴爷爷做孙媳妇,能吃一辈子...”钱铜声音一顿,“可惜,我没能成为朴爷爷的孙媳妇,我大伯也没能看着我长大。”
朴老爷子眼眸动了动。
钱铜继续道:“当年四大商在扬州,相互扶持,相互依赖,日常勤于走动,无论长辈们是如何勾心斗角,咱们一群孩童,却是玩得很开心,一颗头一颗枣,便能满足。”她轻轻地呼出了一口气,低声道:“若是可以,我倒是想一直做那个无忧无虑的孩童。”
朴老爷子看向她。
钱铜道:“我大伯一家四口,父子俩死在了京都,被平昌王冒领了守城之功,将他两人,以及带来的百余名家丁全都射杀了个干净,后来尸骨被陛下令人堆在了城外,等钱家赶过去收尸,大多数的尸首都被领走了,可那些人只顾去找自己的亲人,不管他人的死活,人给掀得到处都是,是我祖母,用自己的一双手,一具一具地扒出来,有的已经看不出脸了,只能从衣衫上辨认起身份...”
她为何会同情段元槿,因为她的家人也曾扒过尸山。
“大伯和大兄长的死,我不怨谁,但有一宗,他选了一个没人愿意选的路,目的是为了天下太平,四大家族能够继续平平安安地呆在扬州...”她眼眶不觉染了一些湿意,抬眸看着朴老爷子,问道:“朴爷爷,我问的这个问题,您或许会笑话我,可我还是想问问您,我们为何要走到这一步?大家到底想要什么?”
朴三公子手里端着茶盏过来,正好听到这句,愣了愣,脚步顿在那,忘记了要走过去。
不知道是朴老爷子答不出来,还是他不想回答,片刻后只轻叹了一声。
钱铜道:“朴爷爷,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我便想亲耳听您说,我大伯母和二兄,他们是不是被朴伯伯所害?”
朴老爷子被她那样一双集满了泪水,祈求的目光望着,终究是闭上了眼睛,垂下头去沉默不语。
钱铜便明白了,“那我再问朴爷爷,他们是不是在对岸,还是说已经死了?”
“我不知道,丫头。”朴老爷子嗓音苍老而低沉:“你当我为何不想管这家宅之事?便也是想手上留下最后一份干净,等到像今日这般境地,钱娘子还能给我朴家留一份体面,亲自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