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想要在胡人的地盘寻人,还真没那么容易。
三日过去,寻上门的大虞百姓倒是不少,其中并没有四大家的人,此次她带着朝廷的兵马,挂上了钱家的旗号,如此大动静,若是二兄与伯母还活着,必然已经听到了消息。
实则,她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若是两人还活着,凭二兄的本事,朴怀朗怎可能拦得住他,这些年一定会找机会回来。
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她既然来了,就必须要带着他们回去,无论是人还是牌位。
雪越下越大,寻上前来的大虞百姓也越来越多,钱铜撑着伞走到了雪地里,指挥着底下的人在城门口搭建两排粥棚。
天冷,她熬得过,岁数大一点的百姓熬不过。
外面搭建房屋的动静声传来,刘黑将推开了房门,一眼便看到了立在雪地里撑着一把梅色油纸伞的钱家七娘子。
钱家那一船粮食,救了他的部下,也算是他欠下的一个人情,本打算自己给出三里的海面作为回报,之后便各凭本事,决一死战,但朴老爷子找上了门,与他道:“我朴家已经败落,朴家家主已去,你的忠义便尽到头了,没必拉跟着朴家一道沉沦,你在这片海上守了十几年,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该为那些跟着你多年的部下考虑,将来无论你去了哪儿,你在我朴家这里永远配得上‘忠诚’二字。钱家有那位七娘子在,跟了钱家不会差...”
刘黑将不知道钱家七娘子是用了什么办法说服了朴家,竟然让老爷子肯舍弃朴家能拿得出手的唯一筹码。
但一路打过来,他见识到了她的聪慧,冷静,以及那份藏在内心深处的善心。
就像当年的钱家母子俩。
没有人能拒绝正道的光芒,哪怕那个人之前并不是好人。
刘黑将抱着胳膊立在屋檐下,看了有一刻钟,大抵明白了朴老爷子所说的那句,“跟着钱家不会差。”的意义,终于朝着伞下的人走去。
刘黑将唤她:“七娘子。”
钱铜正忙着计算粮食,没有回头,“怎么了?”
刘黑将立在她身后,神色有些僵硬,与她道:“不用找,我知道他们在哪儿。”
钱铜缓缓回头,看着他。
在生意场上呆久了,她见的人太多,趋炎附势的人好应付,难的是骨头硬的人,除非他主动想说,否则无论她如何问,都问不出来任何东西。
等了这么几天,他终于肯说了。
钱铜没有去怨他,也没有与他算之前的账,感谢道:“多谢刘公子。”
第三日的傍晚,刘黑将便与钱铜坦白了当年的真相。
六年前朴怀朗为了独吞功劳,谎报军情,称承州已被朴家人拿下,让其余三大家前去承州,把困在对岸的渔民和俘虏接回来。
崔家和卢家存的是立功之心,而钱二公子和钱大夫人,则是放不下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渔民。
等三大家到了港口后,朴怀朗便偷偷把三大家所有返回的船只都沉了。
刘黑将道:“属下离开承州时,胡人的援军已经到了。”他虽没有亲眼看到三大家的人被胡人所捕,但事后曾与对方的人打听过,三大家当日全被胡人掳走,关押入狱,一个都没跑掉。
名单是朴怀朗透露给的胡人,目的便是让三大家的人永远回不了大虞。
六年过去,三大家要么死了,要么还在对方手里。
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若是后者,在知道钱铜打上门来时,便将其扣为人质,以此为要挟。
刘黑将道:“属下有些人脉,但钱娘子先不要抱希望,属下不确定人是否还活着。”
钱铜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与他拱手行礼道:“活人也好,牌位也好,我钱家上下都将对刘公子感激不尽。”
——
承州与下一个胡人的城镇紧挨。
承州被大虞占领后,到对方城中办事的不少百姓都回不了家。
钱铜每日会放一批百姓出去,刘黑将便混在其中,一人偷偷摸入了对面的胡人领地。
第二日傍晚人回来了,带回来了一位十七岁的小公子,小公子一见到钱铜,犹如见到了救世主,人扑过去,一把抱住了她的腿大哭,“铜姐姐,我总算见到亲人了...”
钱铜已经完全不认识他了。
小公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道:“铜姐姐,我是卢家家主卢道忠的小儿子啊,儿时铜姐姐还给过我糖果,您不记得了?”
没被灭门钱的卢家人丁实在太多,别说她,只怕卢家人自己都不记得还有这么一位后人。
这位小公子的年岁比卢道忠的几个孙子还小。
四处留种,也并非没有好处,有了这么一条漏网之鱼,至少保住了卢家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