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寒冬里的清晨,天幕迟迟未明,夜里寒气凝重,今早瓦上浓霜结成了一层皓白,各屋里的主子尚未打开房门,一匹快马已从钱家的巷子外,疾驰而来,到了门口,翻身而下,两步跨进府门,一嗓子扯开打破了晨间的宁静。

“七娘子回来了,把二公子接回来了!”

嗓音穿透入院,堂内负责洗洒的仆人闻言愣了愣,“七娘子回来了?我怎么还听到二公子也回来了...”

报信的小厮走一路,喊一路,嗓音激动而兴奋:“七娘子回来了,把二公子带回来了!”

“真的是二公子回来了!”婢女丢了手里的扫帚便往主子屋内奔去,一面跑一面与旁的仆人们传话,“快快!快去告诉二爷三爷四爷,七娘子回来了,二公子回来了...”

惊天的喜讯如同一道徇烂的烟花爆在了钱府的头顶上,各个屋里的人都被叫醒了,陆续打开了房门。

钱夫人刚梳好了头,匆匆打开门问道:“谁回来了?”

“七娘子,二公子!”

钱夫人当即捂住心口,“天爷,老二真的还活着,快快!快帮我更衣,我得去接人...”

六年了,在钱家人心里,大房的人早已经转世投胎了,谁能想到二公子还活着。

就连一向平静的老夫人听到消息,面上也不免露出了惊愕之色,从榻上起身,先跪去佛祖面前磕头谢恩,上完香便让刑嬷嬷替她备了披风,走去门口接人。

钱铜的人马到了钱家巷子时,钱家所有人都迎了出来。

钱铜走在最前面,下船时换上了一身孝衣,此时双手捧着大夫人的牌位,钱二公子则跟在她身后,怀里抱着大夫人的骨灰盒,三公子紧随其后,同钱家家仆一道撒着纸钱。

死在他乡的亲人,找不到归来路,亲人带她回家,撒下的纸钱便是为引亡魂归家。

钱家人远远看到了队伍,见钱铜手里抱着牌位,心头便是“咯噔”一跳,这样的场景,大半年前也曾出现过。

那时候是大娘子的尸首归来。

只有悲,没有喜。

不知是哪一位长辈先看到了二公子,惊喜地呼道:“当真是老二,那模子没变,我都记得了,是咱们钱家人...”

“走得时候才十七呢,六年了,人长高了,黑了不少。”

“能活着回来就好,往后慢慢在养回来...”

“天不绝人路啊,咱们钱家大房总算还活了一个...”

钱老夫人立在最前面,身后叽叽喳喳的说话声传入耳朵,始终没有出声,安静地等着钱铜把队伍领到了跟前。

钱铜捧着牌位,跪在了老夫人身前,朗声道:“孙女钱铜,迎钱家大夫人,钱家二公子归来。”

这一声代表着她身为家主的职责,也了却了自己心中的一桩心结。

大姐姐的死,乃她自负所致。

扶茵的死,与她的疏忽有关。

这一回,她带回来的不再是噩耗,还有一位活着的钱家人。

“起来吧。”老夫人上前亲手把她扶起来。

从选她为家主的那一刻起,老夫人便将一切都交于了她,包括信任,知道她会带着钱家走向一条敞亮的大道。

她教育她人为本,到了今日,想来她已彻底领悟了其中道理。

丢了六年的人,谁也没抱希望,即便带不回来也乃常理,带回来了便是惊喜,老夫人拍了拍她肩膀上的雾水,当着众人的面,不吝夸道:“做的很好,辛苦铜姐儿了。”

扶起钱铜后,老夫人才把目光看向了她身后的钱二公子。

曾经他整日往海上跑,上蹿下跳,被人称之为水猴子,又因一身皮肉养得光滑,得了一个金丝猴的绰号,如今归来,面上的皮肤被晒成了古铜色,人是瘦了,黑了,却也沉稳强壮了不少。

变化最大的还是那双眼睛。

原来的傲慢和意气风发不见,眼底被一股沉淀的坚毅所包裹,若说之前他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富家公子哥儿,如今便是一块经历过千锤百炼的钢铁,坚不可摧。

钱二公子也早早看到了老夫人。

再厉害的人,一旦老了,便会显露出脆弱之态。

钱二公子望着跟前两鬓斑白的老人,不顾眼眶里的泪水横流,一掀衣袍,双膝笔直跪下,对着老夫人一磕头,“孙儿不孝,未能在老祖宗面前尽孝。”

再起身又磕下了一个头,对着众人大声道:“钱家二公子钱章勋今日归家,各位长辈们担惊受怕多年,晚辈在此磕头谢罪!”

能回来,已经是上天开恩了,钱二爷忙上前去扶人,“快起来,磕什么头,能活着回来比什么都强...”

钱三爷钱四爷也相继走上前来搀扶,“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啊...”

钱夫人招呼道:“这冰天雪地的,多冷啊,先把人接进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