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2/2页)

脚步匆匆上了长廊,不敢再回头多望一眼,手里的伞柄被她捏得发热,脸颊上的红意后知后觉地爬上来,连迎面扑来的寒风都无法吹散。

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把伞交给了身后的婢女春明,不太确定地问她:“我是不是做梦?院子里的那个人你看到了吗?”

春明回道:“郡主不是做梦,奴婢也看到了。”

宋允昭放心了,他真的活着,没死。他是何时成了嫂嫂的三兄?为何嫂嫂没告诉她,可转念一想,自己又是他的谁呢,为何要告诉她...

宋允昭回到屋里,净了手,洗了一把脸,便坐在榻上,迫使自己冷静。

但脑子里,一点都安静不下来。

他来京城是为何?

他还会走吗,什么时候走?

她断然不能再出去问他。

今日她那般当着众人的面抱了一个男子,母亲,兄长,嫂嫂,满院子的人都看到了,必然会掀起轩然大波。

她得给出一个解释。

可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为何看到他活着时,会那般高兴,高兴到失去了理智,又怎么能与他人解释得清楚...

先找上她的是老夫人,听说她在院子里抱了一个陌生男子后,老夫人怎么也不相信,把人叫到了跟前质问:“真的是你?”

宋允昭垂目不答。

老夫人便知道是真的了,一巴掌拍在木几上,斥责道:“成何体统!你莫不是忘了你自己是谁?”

宋允昭一声不吭,埋着头挨训。

老夫人将女戒念了大半篇给她听,末了才问道:“先前我问你心里可有喜欢的人,你不说,如今当着众人的面,你倒是大胆得很,他到底是哪位了不得的神仙人物?能让你堂堂侯府嫡女,郡主之身如此失态?”

——

那头钱章煦原本以钱家三公子的身份,被长公主和世子邀请到侯府做客。

经此一遭,几人的气氛也变得怪异。

长公主权当没看到那一幕,只字不提,该怎么招待还是照旧,与其聊了几句今日在宫中皇帝与他说的几件要事,问他有没有为难之处。

聊完了才道:“钱公子初来京都,御赐的宅子一时半会儿收拾不出来,可否找到了落脚之地?”

宋允执忍不住看向他。

钱铜也盯着他。

人家小郡主连名声都不要了,给了他那么大一个结实的拥抱,其心意,她不信他看不出来,他若是再打退堂鼓,合该孤独终老。

安静片刻后,钱章煦回道:“尚未。”

钱铜松了一口气,还算是个汉子,不惧威力,迎难而上。

宋允执漠然偏过头。

长公主面色如常,吩咐婢女:“给钱公子腾出一间屋子,先带他下去安顿。”

长公主身边的婢女深色顿了顿,不得不禀报道:“郡主今日听说世子妃的兄长来了京都,早早便让人收拾好了。”

几人说话时特意避开了郡主,没想到还是绕到了她身上。

自己的女儿在扬州与她头一回碰面时,一双眼睛都哭肿了,她能不去查是何缘故?

宋允昭在扬州见了谁,遭遇了什么事,长公主都一清二楚,对于两人之间的那点微妙,心里早已如同明镜。

照理说,这两人才是宋老爷子真正指腹为婚的一对,若非造化弄人,两人将来本该结为夫妻。

可既然他当初选择了脱离定国公府世子的身份,便亲手毁了这桩婚约,想要重新娶她的女儿,那便得看他自己的本事。

就两个人适才在那雪地里的逾越之举,已经够她好好盘问一番,长公主就是不问,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笑着道:“小女是个热心肠的人,心思善良,见了谁都会愿意帮一把,钱公子见笑了。”

若是换做旁人,在听到长公主这番话后,大抵先赔罪,后走人。

宋允执冷眼等着他辞行。

钱章煦却没走,从席位上起身,不卑不亢,又不失礼数,拱手同长公主行礼道:“多谢长公主招待,钱某叨扰了。”

——

等宋允昭从老夫人那里回来,天爷已经黑了。

得知母亲和兄长今日都没来找过自己后,宋允昭愣了愣,又听婢女悄悄与她道:“那位钱家公子,借住在了咱们府上,便是今日郡主让奴婢们收拾出来的那个院子。”

那就是暂时不走了?

宋允昭察觉到自己心跳在加快,望了一眼天上正飘着的雪花,一晃头,狠心把脑海里祖母的那张怒容甩了出去,咬牙同春明道:“天太冷,你,你帮我给他送点炭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