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2/3页)
解桓小脑袋转了转,瞅瞅其他人碗里的,再瞅瞅自己碗里的,撅了噘嘴。
他碗里的没放辣,颜色就不如其他人红润好看。
汤婵见状,从辣子最少的佳音碗里夹了一小点放进解桓嘴里,“喏,尝尝。”
“!”
解桓被辣得一个激灵,嘴唇迅速变红,斯哈斯哈地端起酸梅汤喝了一口。
汤婵:“要不要辣?”
解桓赶紧摇头。
可吃了两口,那股劲儿过去,解桓反而又想念起那个感觉。
他咽下嘴里的饭,转头眼巴巴地看向汤婵。
“母亲,再一点点好不好?”
桌上人忍俊不禁,伺候的丫鬟们也都露出善意的笑,汤婵嘴角弯起,依他所言给他加了一点点。
晚膳用完,一家人捧着肚子散步,最后溜达回来坐在廊下,对着天边深蓝夹杂着黄色的夜幕享用井水镇过的西瓜,晚风轻轻拂过,惬意极了。
徽音突然有些伤感道:“若是祖母还在就好了。”
佳音一愣,没第一时间接话。她不像徽音和解桓一般被太夫人亲自抚养过,感触到底不深。
解桓则是眨了眨眼睛,脑海中依稀浮现出一个优雅慈和的面庞,“啊,祖母!”
三岁多的孩子其实不怎么能记得半年以前的事情,解桓已经没什么具体的记忆了,但小家伙毕竟被疼爱了很久,提起祖母,情绪不自觉地低落起来。
他扬起脑袋扯了扯汤婵的衣角,“母亲,我们去看祖母?”
自从徽音说起太夫人,汤婵和解瑨两个大人都是一怔。
二人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些感触。汤婵摸摸解桓的后脑勺,低头柔和道:“等下回先生给假,我便领你们去看她。”
解桓点了点头。
正在这时,远处依稀传来一阵吵嚷之声。
解瑨侧耳细听,不确定道:“好像是隔壁人家传来的?”
汤婵听了一会儿,“挺远的,应该不是家里。”
南院在老宅最边上,一巷之隔就是另一户人家,还是上个月新搬进来的,是位家大业大的豪商,家主姓常。常家人搬进来之后,常太太还给解府递了帖子,不过汤婵以想要闭门守孝为名,婉拒了常太太的拜访。
汤婵把双巧叫来,让她去打听打听情况。
过了一会儿,双巧急急忙忙来回话,“确实是常宅出了事,不知道怎么走了水,火势还不小……”
汤婵一惊,天干物燥,这时候房子又大多是木制,烧起来不是闹着玩的。
她把几个孩子赶回去休息,对双巧吩咐道:“赶紧召集人手,去问问需不需要帮忙。”
双巧应下,风风火火去办事了。
火情危急,常家自然不会拒绝有人来帮忙,两家合力,还算快速地扑灭了火情,除了烧毁了两栋房屋、常家几个下人受了点轻伤,没有更多损失。
常家千恩万谢,特意派了人来传话,“我家太太呛了些烟,不方便过来,等她伤好,一定上门给您致谢。”
汤婵笑道:“不必这样客气,没出大事就好。”
虽然她婉拒了常家,但过了几天,常太太亲自带着礼物来拜访了。
人都来了,汤婵也不好冷硬地拒绝,只好把人请到花厅。
常太太是位四十来岁的妇人,穿着打扮富贵,外貌气质养尊处优。一见到汤婵,她便立刻带着笑迎了上来,行礼道:“见过夫人!”
“不必多礼。”汤婵扶了她一下,“您请坐。”
“久仰大名,可算见到您了!”常太太笑道,“前几日多亏了您伸出援手,不然情况还不知道会有多严重。”
汤婵心说你从哪能听到我的名字,客气笑道:“邻里邻居,遇上这种事自然要帮忙,常太太不必放在心上。”
“您胸襟宽广,不图回报,但若我们不知感恩,便是我们的不是了。”常太太后头
跟了不少人,都拿着各式礼物,她从最前头的丫鬟手里接过一只小箱子递了过来,“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还望您能收下。”
小箱子开了一道缝隙,汤婵一看,眼皮就是一跳——映入眼帘的竟是一沓银票!
她摇头推拒道:“不过举手之劳,何至于此?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常太太陪笑道:“一点心意而已,以后常府的生意,还要请解大人多多指点啊。”
“不必如此,”汤婵笑道,“常老爷闯荡商海多年,经营如此大的身家,哪里用外子这样对经商一窍不通的指点?您实在太客气了。”
常太太笑容有些僵硬,似乎是没想到她拒绝得这么干脆。
汤婵也没想把事情闹得太僵,往她身后扫了一眼,随手指了个看起来比较顺眼的玉器,“这玉龙瞧着倒是合我的眼缘,常太太若是心里过意不去,就把这个送我把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