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暴雨已经连续下了四个小时,丝毫没有要停歇的意思。
戚许穿着一身带有明显脏污的黑色冲锋衣,正沿着不成样子的泥泞道路,往半山腰的临时救援点开。
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打在车玻璃上,雨刮器尽职尽责不停地刮,总算勉强能维持清晰的视野。
车里很安静。
因为在过去的三十多个小时一共只睡了不到两小时的缘故,其实他这会儿很想点支烟提提神,但口袋里空空如也,他便打开了本地电台。
电台信号很差,里面全是呲呲啦啦的电流声,传出来的声音也断断续续,像卡了带的录音机,但还是能捕捉到几个关键信息。
“据中国地震台网……北京时间11月2日晚……永川县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存在发生较强余震可能……”
“截止11月4日上午7点……已经造成137人遇难……984名人员受伤……”
简简单单的几句通报,背后却是很多个在灾难中支离破碎的家庭。
戚许听到坐在副驾驶位的闻卓阳骂了句脏话的声音。
他换了个频道。
但现在这种情况,就连音乐广播的内容都跟灾情预警有关。
“据气象部门最新预告……未来48-72小时……地震灾区将持续遭遇暴雨至大暴雨天气……极易造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请广大市民……立即撤离高风险区域……留意预警信号……”
刺耳的电流声在狂风骤雨和满目疮痍的情况下总让人感觉到莫名的压抑,戚许把电台关上,车内重新归于平静。
幸好雨势虽大,但他们这一路开得还算顺利,没有遇到什么过不去的塌方或者断树,摇摇晃晃沿着泥泞往上,眼看着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近,总算没有那么令人窒息。
“这破手机还是没有信号。”闻卓阳拧着眉头低声道:“一直联系不上公司,也不知道上热搜了没……算了,管他的。”
“不过这批物资送过去,二号医疗点那边的压力应该能小一点,咱们也能休息休息喘口气。”
戚许“嗯”了一声。
“哎你说我们这趟是不是有点太倒霉了啊?”安静了片刻之后,闻卓阳忍不住望向戚匪,匪夷所思道:“怎么好好拍个专辑封面,就他妈遇上地震了呢?”他皱了皱眉头又补了一句,“幸好大家都没出什么事。”
戚许握着方向盘绕过路面上从高处滚落的碎石,没接这话,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闻卓阳是个歌手,唱作俱佳,因为从小在美国长大,身上有股典型的ABC气质,他跟戚许之前在芝加哥大学认识,关系算得上不错。
目前进入娱乐圈仅仅一年多时间,就凭着几首传唱度极高的原创歌曲迅速蹿红,知名度不小。
而戚许则是一名摄影师。
当然,也有媒体记者称呼他为摄影界的天才或者艺术家,不吝啬用各种溢美之词来表达对他的夸奖,但戚许自认达不到那种高度,他最初接触时尚商业摄影不过是为了挣钱,而且要挣快钱。
只不过他运气好,阴差阳错在导师的介绍下跟几个国际一线奢侈品牌达成了合作,拍摄出几组关注度颇高的作品之后,突然就崭露头角,成了别人口中将东方美学带入国际主流视野的行业大师,现在想找他拍一组商业广告或者杂志封面起码得几十万上百万甚至更多。
去年戚许大学毕业以后在纽约成立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他也由此变得很忙,已经预约的档期甚至排到了明年年底。
百分之九十的工作都在国外,而这趟回国则是为了给闻卓阳拍摄新专辑封面和宣传照。
戚许朋友不多,闻卓阳就算一个。
他还记得闻卓阳曾经给过他的帮助,因此这次拍摄没有收费。
闻卓阳的音乐和他本人一样很有生命力,新专辑更是融合了多个少数民族元素。经纪公司对闻卓阳竟然能邀请到戚许拍摄专辑封面兴奋不已,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和预算,摩拳擦掌,连实景拍摄的备选地都给了十个。
对于自己能在十个天南海北的备选地精准选中永川,戚许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地震发生的时候他们刚刚结束在月亮湾的拍摄,永川的月亮湾曾被国家地理杂志称为“自然遗产最后的秘境”,那里有着独一无二的自然风貌,极富原生态的野性和视觉震撼力,非常符合闻卓阳新专辑想要传递的那种概念。
戚许这边算上数码师、灯光师、摄影师、创意师、置景工程师等,一共有二十个人,而闻卓阳团队则共计十二个人。
在拍摄完成准备离开的时候,三十二个人全部听到地下传来了“轰隆”一声闷响,类似巨响卡车碾压地面或挖土机启动时发出的那种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