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虞青砚很少发火。
平时在各种场合都游刃有余的虞老板甚至没有冷着脸的时候,他那双眼睛似乎永远都是平和的,笑着的。
按照他从前的话来说就是,都是成年人了,在任何时候都得控制情绪,更何况没谁值当他真生气,没必要。十几岁出来闯荡社会,从连一口饭都吃不上混到现在,什么乱七八糟的场面没见过?
虞青砚从来不会为了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就算生气了也不会过心。
可今天他跟戚许在临时医疗点说的这两句话稍微有点重,嘴角也没有平时惯常勾起来的弧度,能看出来他这会儿情绪并不太好。
不像其他人在地震灾区好不容易看到亲人朋友时那样欢天喜地。
也没有久别重逢确认戚许安然无恙的放松与安心。
有点不太像他。
但他是真有点生气。
天知道当虞青砚从别人口中得知戚许回国,又突然听说永川县发生7.3级地震时一种什么心情。
11月2号那天虞青砚刚好出了趟差,跟一个知名酒水品牌沟通调酒比赛赞助的事。
他名下的每一家酒吧规模都很大,而且氛围好,没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在调酒方面更加专业,渐渐的,就有一些调酒师赛事主办方找上他,想在他的场子里组织比赛,这种双赢的事,虞青砚自然不可能拒绝。
后来赛事越办越大,虞青砚的酒吧也越来越出名,于是他摇身一变,干脆成了主办方之一,直接参与赛事的承办,因此每年这个时候都有很多事情需要对接,忙得不行。
谈完赞助的事情之后又去见了一个老朋友。
对方为了招待他还专门组了个局,虞青砚也是到了才知道,里面有个人竟然是娱乐圈里负责艺人宣传的。
最开始没聊几句,毕竟酒桌上人多,他们原本也不认识,没什么交集,直到后来听对方在打电话时无意中提了一句戚许,虞青砚才望过去。
虞青砚要是想跟一个人混熟,那可太简单了。
于是很快他便从对方口中获得了自己知道的信息——原来戚许三天前就带着团队从纽约低调回国,专程为一个叫闻卓阳的歌手空出了一周档期,免费为对方拍摄新专辑封面和宣传照。
以戚许现在在时尚商业摄影界的地位和热度,闻卓阳经纪公司准备将这件事作为重磅噱头进行宣传,预计在相关物料到位以后就开始预热。
当时对方非常热情地问他,“虞老板也喜欢我们卓阳?我这里有他的签名照您要来一张吗?”
虞青砚端着酒杯靠在椅背上笑了一声,婉拒了。
说实话,很难形容那一刻虞青砚从别人口中听说戚许回国的心情。
酒过三巡之后虞青砚垂眼解锁了手机,把微信打开,再点开置顶的对话框。
他微信里有近五千个联系人,各种各样的微信群更是数不胜数,但这么多年,只有这一个置顶。
戚许以前的微信头像是虞青砚拍的。
那时候戚许十七岁,虞青砚看他学习压力太大,心血来潮挑了个周末,连夜开车带他到山上露营,结果准备得不够周全,忘了带驱蚊水,山上的蚊子叮了他一身的包。
戚许当时拧着眉头什么话都没说,抬手就把自己身上的T恤给脱了,虞青砚看着他忍俊不禁,在强行帮戚许把衣服穿上之前,还很不正经地上手摸了两把。
那张照片就是那天拍的。
当时戚许背对着他站在星空下面,少年人的肩膀虽然还没有那么宽厚,但身材是真的好,腿也是真的长,就算只有一道背影,扎进人堆里,也会是最先被视线捕捉到的那一个。
于是虞青砚心念一动,拿起手机对着戚许拍了张照,但因为光线太暗了,照片其实有点模糊,构图也不讲究,甚至无意中还拍到了他自己的影子,叠在戚许的背影上,算不上特别好看。
但戚许在露营回来以后闷声不响就把那张照片换成了头像,用了很久。
直到他去美国留学。
某天虞青砚喝了点酒,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点百无聊赖退出进入好几次APP,然后又点开他跟戚许的对话框,穿着一件奶牛睡衣像打发时间似的,漫无目的地翻看他们之间的聊天记录,突然间发现戚许的头像换了。
换成了一张从飞机上拍的风景图。
当时虞青砚愣了将近十秒钟,盯那个陌生的头像看了很久都觉得不习惯,不顺眼,不好看。
但这几年都过去了,就算是坨屎也早就该看习惯了,因此这会儿虞青砚的表情很平静。
其实按照成年人的方式计算,虞青砚跟戚许之间的联络其实并不算少,从年头到年尾,各种新年祝福、节日问候,一样不少。
最近的一条差不多在一个月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