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一直到第二天虞青砚还在想戚许说的这番话。

——不后悔。

——长大了。

——想让你骄傲。

——想当能配得上你的男朋友。

老实说,听的时候挺触动的,甚至一瞬间身体某个部位都没那么疼了,但这会儿回过神来,虞青砚轻轻嗤了一声。

骗鬼呢。

戚许说的确实是真话。

他是真的庆幸自己没有白白浪费那五年,而是在异国他乡将自己打磨成了一个更好的人。

可虞青砚心里很清楚,戚许之所以会这么说,更多是为了宽他的心。

不想让虞青砚心疼。

想让虞青砚相信他国外在五年其实没有那么难熬。

可就算戚许在摄影方面天赋异禀,在国际时尚摄影界年少成名,又怎么可能完全一帆风顺?

就算戚许真的事业运爆棚,那心理上呢?

——分明是国际时尚界目前最年轻也最炙手可热的华人摄影师,偏偏在花团锦簇和衣香鬓影中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

不后悔……

戚许或许是真不后悔,但不妨碍虞青砚在替他骄傲的同时,忍不住觉感到心疼和遗憾。

心疼戚许独自一人走过的五年,遗憾自己在一无所知下错过的时光。

凑巧这时候虞青砚手机震动了一下。

打开一看,发现是他在永川时联系卓哥帮忙调查戚许的事有了结果。

卓哥不知道虞青砚为什么突然要查戚许,这会儿忍不住还调侃了一句:“我发现你们父子俩可真有意思。”

虞青砚:“……”

要是前几天听见这句话可能还会觉得奇怪,此刻已经知道戚许曾联合卓哥把上辈子那个男人送进监狱,虞青砚捏了捏鼻梁,认认真真再次向卓哥道谢。

又随便聊了几句之后,虞青砚方才打开卓哥发过来的资料。

事实上,虽然过去五年没有上辈子的记忆,虞青砚依然始终关注着戚许的动向。

只不过因为他们之间的有效联系太少,他最多只能通过新闻或杂志看到和戚许有关的消息——知道戚许什么时候开始逐渐崭露头角,跟什么品牌达成了初次合作,又拍摄了什么关注度极高的作品,在某次创作中遭遇了极大的争议和讨论,又如何快速通过新作品实现了口碑逆袭,撬动更多商业品牌合作……像个粉丝一样在相隔几千公里的国内见证戚许逐渐崭露头角,其他事情了解不深。

但卓哥路子很野。

不到半个月时间,竟然查到了很多细枝末节,鲜少有媒体报道的东西。

比如戚许第一次在导师引荐下与国际大牌合作时,曾因其新人身份以及华人面孔曾遭到对方设计师的故意刁难——反复修改他的拍摄方案,表示他们需要更magic的感觉,认为他挑选的模特不符合品牌气质,并要求他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拍摄出百万效果。

然而遇到这种极不友好又极度高压的状况,戚许却没有向自己的导师诉苦或者求助,而是连夜调整方案,按时完成了拍摄任务,并且因独特的艺术表达手法,吸引了广泛消费者关注,让品牌方态度傲慢的设计师大跌眼镜。

比如曾有品牌结款周期太长,导致戚许在资金尚不充裕时垫付前期所有拍摄制作费用,险些破产,为了缓解资金压力,甚至变卖了刚买不到一月的新车,在银行背上沉重的贷款。

比如欧洲时尚圈热衷于举办各种各样的派对及聚会强调话语权,偏偏戚许不爱参加任何活动,一度被某奢侈品高管在公众场合抨击和打压。

比如在巴黎时装周期间,戚许曾从凌晨四点到晚上十点,每天拍摄十八个小时,连续工作三天,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永动机,用最短时间完成四个品牌广告以及两本杂志封面交付。

最夸张的一次,因为连续五十多个小时不睡觉,在摄影棚内出现眩晕和耳鸣的情况,短暂就医以后,当天下午便重新出现在摄影棚继续拍摄。

还比如因为戚许长相优越,气质也格外冷峻的缘故,曾有许多超模向他释放过进一步发展的讯号,男女皆有,但戚许全都拒绝,十分不解风情,被欧洲时尚圈称作“性冷淡”和“工作狂”。甚至有白人开玩笑,说他可能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天才摄影师,永远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真爱只有相机和镜头。

……

虞青砚坐在办公桌前一页页翻,脑海中不自觉顺着这些资料勾勒出对应画面——

戚许在棚内拍摄的样子,不知疲倦把自己所有时间都塞得很满的样子,举着相机不断按动快门好像连觉都不用睡的样子,以及顶着一张没什么表情的脸拒绝他人示好的样子……

每一帧画面都很清晰。

时光仿佛在虞青砚面前缩地成寸,他看着戚许的的确确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快速长成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