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3/4页)

要是丢了自己的命倒也无所谓,可她却牵连了旁人。

前世她赴死前,好歹安置好了这一船人,没道理重活一世,反而害得她们无辜早死。

玄英愣了好一会儿。

“……我的公主啊……”

她将骊珠紧紧揽在怀中,潸然泪下:

“倘若宓姜娘娘还在世,您何至于,何至于受这样的苦……”

骊珠心里也酸酸的,抬手替玄英抹了抹眼泪。

“我不苦的,玄英,别哭啦,我们哪里都不去了……就去宛郡,去见覃珣,我会嫁给他,我们不会有事的。”

待玄英迷迷糊糊睡着后,骊珠悄悄打开货仓里的箱子。

里头装满了她想带给裴胤之的东西,但发生了这样的事,她已不能再提前与裴胤之相见,否则便是害了他。

她抱着膝,安静地看了好一会儿。

她会记着今日的无能。

几滴眼泪落入箱中,谁都没有瞧见。

漕船顺着燕水而下。

不知过了多久,夜幕褪去,天空染成深蓝色时,船底忽而传来砰地一声巨响,整条漕船重重颠了颠。

女婢们惊惶尖叫。

骊珠与玄英同时惊醒,守在舱门处的长君倏然睁眼,几乎是立刻提剑跳了起来。

有人凿船!

长君道:“公主稍安勿躁,我去瞧瞧!”

骊珠也立刻探窗查看。

借着将明未明的天光,骊珠打眼一看,竟在水面上隐约瞧见了四五个人头。

这还是她眼前的,隐匿在周遭黑暗中的更不知道有多少。

骊珠霎时冷汗湿透。

“玄英,你去备船!”

“……公主!你去哪儿公主!”

将玄英的声音抛在身后,骊珠提裙匆匆跑到船底,招呼着摇橹的女婢们上来。

“玄英去准备小船了,别怕,跟我走!”

出了船舱,众人才发现,原来这些人不只是在凿船,漕船的另一侧也被他们挂上了铁钩。

女婢们长居深宫,何曾见过这等场面?

众人吓得腿软,全都没了主意,更顾不得什么主仆尊卑,她们紧紧跟随在骊珠身后,反被骊珠拉着一一送上了小船。

长君将试图爬上船的两人踹了下去,甩了甩剑上血水,回头看了一眼。

“玄英!快让公主上船啊!”

“我知道,公主,快把手递给我!”

玄英被骊珠推搡着上了船,立刻反手要去抓骊珠的手,忽而瞳孔一缩——

“公主!!”

不过一眨眼,骊珠突然感觉船只往后猛然一动,伸出的手竟与玄英一下子拉开了一大段距离!

铁钩连着绳索,另一端握在岸上人的手中,漕船正被一股悍然力道拖拽靠岸。

“呵,想跑?”

蒙面的方渐低喝一声:

“先除清河公主和这个小阉人,其余人再慢慢料理!给我继续用力拉!”

漕船触岸狠狠一撞,船舷边的骊珠站立不稳,一下子跌入水中。

好在岸边水浅,骊珠挣扎几下便勉强站稳,她淌过荻花荡,对着混战中的长君大喊一声:

“长君!往林子里跑!他们选在这里刺杀,此地必有大盗!”

此刻唯一担心的事被一语道破,方渐简直快咬碎了牙。

她说得没错。

此处名为虞山,位处伊陵郡与宛郡的交界地,数条明渠暗渠从虞山而过,地形极为复杂。

也正是因这样复杂的地势,才酝酿出了鹤州一带最大的匪寨。

根据伊陵郡太守的密报,这匪寨就藏在虞山北坡腹心处,因山上多黄栌红枫,故名红叶寨。

别看这寨子建的时日不长,在绿林之中却颇有名头。

道上相传一句“宁遇豺狼,不遇山魈”,说的就是红叶寨的寨主。

这位诨名“山中魈”的寨主不知具体年岁,只知极为年轻,生得虎背蜂腰,英武非凡,出入威风煊赫,随从无数,常在笑语间杀人越货。

甚至听说,伊陵郡内有许多官员都与他暗中往来,私相授受者不计其数。

伊陵太守倒是有心除掉这块心病,然而剿匪两次,无果。

红叶寨又还不到割据一方,称王称霸的程度,底下官员们一合计,就将此事瞒报了下来。

待到日后这红叶寨真反了,再一股脑推给上头的州牧烦恼便是。

只是红叶寨迟迟没反,伊陵太守却先搭上了皇后身边的关系。

听说是想借刀杀人。

正巧,伊陵太守亦有此意,双方一拍即合,卫尉杨琨吩咐方渐,让他中途务必令御船改道,途经红叶寨的水域。

计划周密,唯有一处要害。

——绝不能真的跟红叶寨匪贼碰上。

否则,只怕借来的刀杀不了人,他们自己反倒身首异处。

方渐狠踹了身旁下属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