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3/5页)

“什么?清河公主?清河公主不是在宛郡?”

青衣文士放下杯子,笑道:

“这我可就不知道了,看裴府门前那架势,公主似是要出街,不如你们去瞧瞧到底是真是假?”

两名小吏对视一眼。

“结账结账!”

“快快快,吃两口就得了!别吃了!”

见这两名小吏匆匆进了官署,顾秉安回头,对身旁埋头吃馄饨的裴照野道:

“山主怎么自昨夜回来后就冷着一张脸,莫非公主给了您什么气受?”

裴照野端起碗,将第三碗馄饨倒进肚子里,随后重重撂下碗。

他冷笑:“她赏罚分明,怎么会给我气受。”

都阴阳怪气成这样了。

顾秉安笑笑不说话。

两人在馄饨摊等了一会儿,小吏们带回去的消息已经在官署传开,而清河公主的仪仗,也从几条街后的裴府一路向官署而来。

两匹高头大马开道,两列军士皆披挂铁甲。

甲叶漆黑,红绦串联,秋日晴光映得鱼鳞甲熠熠生辉,威武不凡。

而在这声势威严的仪仗后,一辆三匹马并行的华盖马车驶过长街。

两侧的百姓被马身上华贵的鎏金辔头吸引,连连咋舌,透过四面飞扬的纱帘,众人纷纷窥探车内两位贵人的模样。

“听说是清河公主和宛郡覃氏的嫡长公子出巡。”

“清河公主?就是咱们南雍第一美人,那个先皇后所出的公主?不是说去了宛郡吗?”

“宛郡与伊陵接壤,游山玩水的也就到了,不过这个覃氏公子与清河公主什么关系?为何会伴驾一同出游?”

“说不准是要尚公主了,覃氏长公子可是皇后的侄子,亲上加亲!”

……

走过襄城最繁华的街道,议论声越来越多。

骊珠有些坐立难安。

“公主无需介怀。”

覃珣仿佛猜到她在为什么而局促,温声宽慰她:

“即便退了婚,你我亦是自幼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能帮上你的忙,我很高兴,就当是我替姑母和二叔向你赔罪了。”

这话覃珣说得发自内心。

前些日在裴家,他虽是来救骊珠脱困,但真正帮上忙的却是那个匪首,作为一个男人,覃珣难免介怀。

谁料昨日骊珠主动来找他,问他能不能随她去一趟官署。

他侧首,柔情脉脉地凝望着骊珠的眉眼。

当日形势所迫,他不得已应下骊珠退婚的要求,但覃珣内心深处,却并没有放弃尚公主的念头。

骊珠年纪小,只是刚好到了叛逆的年纪,被外面的野花野草迷了眼也很正常。

难道她还真能与一个乡野山匪在一起?

时日还长,等他们平安回了雒阳,再过两年,骊珠把这个山匪忘了,她仍然会像从前那样,眷恋依赖地唤他玉晖哥哥。

“小心。”

马车颠簸了一下,覃珣握住骊珠腕骨,将身子一斜的骊珠稳住。

“没事吧?”他担忧地问。

骊珠摇摇头,手却被他握着,迟迟没有松开。

顾秉安听到筷子被人用两指折断的声响。

他收回视线:

“山主既然动念要将她送回雒阳,便该知道公主身边迟早会有驸马相伴,不是覃珣,也会是其他人,又何必这么在意?”

裴照野重新抽了双筷子,冷冷道:

“谁都可以,就他不行。”

顾秉安一时费解。

待裴照野吃完第四碗馄饨,浩浩荡荡的公主仪仗也终于到了官署外。

收到消息的官员们匆忙出来相迎。

清河公主出现在这里,他们其实并不意外,然而覃珣与她同乘一辆马车,和和气气而来,却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没记错的话,这覃珣的二叔,正是筹划刺杀公主的幕后主使吧?

难不成清河公主其实并不知道内情?

这个问题很快就有了答案。

进了内堂,长君抬着一个大箱子放在众目睽睽之下。

赵维真有些惊疑不定地扫过骊珠和箱子。

他问:“公主这是……?”

跪坐上首的小公主容光照人,如珠玉般明晃晃的夺目,引来众官员们各色打量。

从前听闻先皇后宓姜乃南雍第一美人,却无缘得见。

今日见到这位清河公主,方知她母亲的美貌并非夸大之词。

只是身为一国公主,美貌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优点。

眼前的公主眉眼虽美,却尽是怯弱之态,毫无公主矜贵不可冒犯的风姿,即便是天潢贵胄,也难免心生轻慢之感。

她仿佛不知众人的审视,怯声开口:

“……前几日,覃家与我有一些误会,诸公应该也已知晓,覃戎覃大人以为我在伊陵遭难,恐引起大乱,命裴家兄弟二人秘密寻我,谁知这裴家兄弟生出歹心,欲谋财害命,幸而执金吾赶来救驾,这才没有酿成大祸,珣公子也亲自来解释,平息了这场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