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3/5页)

“公主要是真赏脸来,我老赵先自罚三坛!”

“那我五坛!”

“诶——怎么都没瞧见公主的人影?公主去哪儿了?”

众匪张望起来,裴照野却没理会他们,逆着人群朝某个方向去。

果然在城内粮仓处,见到了那个披着雪白斗篷的身影。

太仓令正按骊珠的吩咐,开始盘点粮仓。

骊珠正把手埋进粟稻里,翻来翻去,摸来摸去,满脸都洋溢着幸福的气息。

太仓令说,城内两处粮仓,加起来大约有一百多万石粮,具体数目还需要清点,待清点结束,便随时都能调动。

她的粮。

金灿灿,白花花的粮。

两百多万石呢!

“就知道你会在这里。”

裴照野的声音忽而响在她身后。

骊珠回头,见他从她右肩上方靠了过来,偏过头,一副似笑非笑的模样瞧着她。

“见了粮食两眼放光,简直跟老鼠一样。”

骊珠嗔怒:“你敢说我像老鼠?”

“不敢,还是我比较像。”

“……你怎么像了?”

年轻匪首垂下目光,朝她裙裾下方露出的一截鞋面望去。

“你说呢?”他笑吟吟问。

“……”

骊珠立刻将脚缩回了裙摆下。

见她摸了半天粟稻,摸得满手是灰,裴照野带着她去外面的河边洗手。

“你真要借粮给绛州赈灾?”

骊珠嗯了一声:“你觉得不好吗?”

上次她便听裴照野与顾秉安闲聊时提起,说雁山那些起义军已经初具规模,短短一个月时间,就聚集起了五千人。

按这个速度,恐怕这个冬天还没结束,他们就能拉起上万人的队伍。

虽然都是些乌合之众,但这上万人一旦起势,就如同蝗虫,很快便会冲击绛州,还有与绛州接壤的鹤州、云州两地。

裴照野替她洗了手,用帕子替她擦干。

“没什么不好的,我觉得很好,你想做就去做。”

骊珠却有些迟疑了。

“可是……”骊珠想起今晨玄英对她说的那些话,“如果我下令赈灾,会不会……有收买人心的嫌疑?”

裴照野掀起眼帘。

这么快就意识到了?

之前不还一无所察吗?

他状似意外:

“怎么会,雁山起义军要是真成了规模,再加上绛州本地的薛氏一族,万一联手,岂不成了大患?你只是为了南雍的江山社稷着想而已,怎么会是收买人心?”

裴照野这话说在了骊珠的心坎上,她紧紧握住他的手。

“对啊!我就是这么想的!可是……”

骊珠忧心忡忡地从怀里取出一个东西,小声道:

“今日我说我要来粮仓,崔使君便把他的官印给我了,意思是要调多少粮,我自己做主,不必请示他。”

她捧着这枚能够统辖一郡的印信,怀中揣着能调令三千守备军的铜虎符,却好像拿到了烫手山芋一样不安。

“怎么办?”骊珠昂着一张白净小脸,不自觉地吞了吞口水,“我父皇要是以为我想造反怎么办?”

她从来就没想过这种事。

但现在好像就莫名其妙的……具备了这么做的所有条件。

裴照野定定看着她。

“如果真的这样,你会为了向你父皇表忠心,放弃伊陵,放弃雁山,将这些事全都抛在脑后,回雒阳继续当你父皇的小公主吗?”

“当然不会!”

骊珠回答得毫不犹豫。

她要是放弃,只有一个下场,就是变成亡国公主,然后给自己选个漂漂亮亮的死法。

哦,不对。

这一世裴照野肯定不会入雒阳做官。

可能在变成亡国公主之前,她会先被沈负送去北地和亲,嫁给乌桓单于。

骊珠坐在河边的矮石上,发丝被水面上的寒风扯得凌乱,但她却在沉思中无暇顾及。

太傅自幼教导她忠君爱国,她当然不想变成旁人眼中的乱臣贼子。

可有的事,必须去做。

哪怕声名狼藉也要去做。

老天既然给了她重生一次的机会,她承了这份天命,便不能看着南雍在一次沦陷在北人的铁蹄下。

万语千言涌上心头,骊珠目光炯炯,汇成掷地有声的一句:

“我,绝不要嫁给五十岁老头!”

骊珠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

她的名声重要,父皇也很重要,但想让她因为这个就去嫁五十岁老头,绝不可能!

……先做再说吧!

裴照野眉头轻蹙,眼珠幽黑。

哪儿冒出来的老头?

娶她?

什么玩意儿。

傍晚天色渐渐黯淡。

伊陵郡境内,大街小巷议论今日案件的同时,骊珠已经乘着红叶寨派来的小船,与玄英等人一同朝山上寨子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