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这番话, 莫说是薛道蓉听了害怕,哪怕是骊珠和覃珣听见,也必会被他骇得大惊失色。

然而真切听到的唯有薛道蓉一人。

她不敢告诉覃珣,怕他真的认真考虑这件事。

也不敢对公主做些什么。

——如今绛州战乱已起, 若无清河公主的庇佑, 真到了生死抉择的时候, 以玉晖的身份,会不会被薛家拿来挟持覃戎?

薛道蓉不敢赌。

连续三夜, 她都被重重噩梦吓得辗转难眠, 终于, 在第四夜找到了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覃敬!

若非他婚前与人苟合, 生下这么一个心肠歹毒的杀胚, 岂会害得她的儿子要受这样的威胁!

就连覃家要与薛家兵戎相见的事, 她都是直到事发才被告知, 至今没有从自己的夫君那里得到只言片语的解释。

这么多年,她侍奉夫君,与雒阳贵妇交好, 养育儿子,哪里做得不够好?

他对待她,竟然像对待一个没有喜怒哀乐的物件!

薛道蓉忍无可忍, 遂写信痛骂覃敬。

从私生子, 到他对薛家一事上的隐瞒,桩桩件件,洋洋洒洒写了七八张黄纸,她将所有愤怒发泄在覃敬身上,几乎字字泣血。

最后告知覃敬——

儿子在哪儿她在哪儿。

她不回雒阳了!

信件很快送达雒阳,与这封信一并送来的, 还有无数纷至迭来的军情,地方的奏报。

——以及骊珠派人送去的首级。

冒彻和蒋冲的首级摆在朝堂上时,就连之前一心撞柱维护礼教尊严的徐御史也没了声音。

祖宗礼法?

礼法大得过军政大事?大得过民间群情如沸?

明昭帝这一日下朝,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罗丰:“陛下,道长已经在玉堂殿内候着……”

明昭帝站在殿外长阶上,看着浩浩荡荡离去的群臣,远处春和日暖,万物萌生。

他有多久没有晒过太阳了?

自朝廷南迁至雒阳,他从先帝手中接手水深火热的局面,勤勤恳恳了八年,朝堂却仍如一滩淤泥,无论往哪个方向走,都只有无尽的下陷。

宓姜的离世更是带走了他最后的希冀。

他沉湎于求仙问道,余生只想在玄妙道法中寻求永恒的平静。

那个曾经连笔都抓不稳的小女儿,却在他放弃了的那条路上,一步步走得越来越远。

“今日的日课就免了吧。”

明昭帝咳嗽几声,想了想道:

“去我的私库,我要亲自挑些东西,犒赏这次立功的将士。”

散去的朝臣将消息带入了雒阳。

此事传开,甚至盖过了薛氏叛逆的消息,成为了街头巷尾百姓们交口相传的大喜事。

这些年,地方上有叛乱算什么稀奇事?

稀奇的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什么流民军,竟然能打退骁勇的乌桓部队!

其中,那个叫裴照野的镇北将军,率三百轻骑劫营的故事,在民间更是一夜之间人尽皆知,被传得神乎其神。

什么天降将星,覃逐云再世,一个说得比一个夸张。

没办法,南雍窝囊了这么多年,人人心里都憋着一口气。

这口气憋在心里,成了南雍百姓们多年来看不见摸不着的顽疾,今日却有人猝不及防将其痛快拔除。

临崖枯木,再得逢春。

百姓们简直恨不得给这位裴将军打一座神像供起来!

雒阳覃府内。

覃敬在书房内看着这些消息,面色却沉如幽潭。

他对那些将裴照野几乎吹成战神的事毫无兴趣,只盯着那些有关于清河公主的消息。

百姓们并不知道组建这样一支军队背后的博弈,更不清楚清河公主的手段。

他们对清河公主最多的印象就是仁善。

这很不妙。

不会有百姓希望一个工于心计的皇室子弟坐上皇位——尽管坐上那个位置不可能没有心计。

仁善就是一块最大的招牌。

在这样的乱世,最能得到民心的,一定是一位仁善的君主。

覃敬打开薛道蓉寄来的家书,略略扫了一眼,跳过那些吵嚷的字眼,目光停在与覃珣有关的字眼上。

他微微蹙眉,心在夜色中悠悠沉底。

真是时来天地皆同力……

连他的儿子都向清河公主倒戈,天下闻风而动的权贵,开始在清河公主身上下注的日子,还会远吗?

清瘦冷肃的男子凝视着纸上墨字。

既如此,就来争吧,来斗吧。

纵然清河公主有千般好万般好,只要她是公主而非皇子,这天下就绝对少不了反对她的人。

他随手将家书搁置一旁,提笔给覃戎寄信。

【抢占先机,夺取绛州】

只要覃戎能够率先夺下绛州,云州就能与绛州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