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状元郎的爹是个逢赌必赢的神棍!(第3/3页)

好在这次科举考试是新帝登基后的第一次恩科,谁也不敢搞鬼,被递到新帝面前的十份试卷确实是最优秀的十份,而李长卿这个会元的试卷就放在最上面,新帝一眼就看到了熟悉的字迹,心中非常满意拿起这份试卷仔细的阅读了起来。

其他留下来的大臣们看见新帝拿起他们排在第一名的卷子就那么认真的看了起来,还担心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直到新帝看得脸上露出满意笑容:“好,好啊,此人当点为状元!”

其他大臣们都没有意见,他们把这张试卷放在最上面,就代表他们共同认为这张试卷的确是当为第一名。

新帝动手拆开了糊封,一看试卷主人的名字,毫不惊讶的看见属于李长卿的名字和籍贯。

毕竟这张试卷他早在李长卿写的时候就看过了,知道它的主人是会试第一名李长卿。倘若打开糊封之后看见的不是李长卿的名字,他反倒要怀疑是不是出现了科举舞弊案,有人胆敢替换会元的试卷。

新帝扬了一下李长卿的试卷,对留下来阅卷的众臣说道:“状元为李长卿,看来我朝要出一个‘大.三.元’状元郎了。”

众臣们顿时恭贺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天下文风鼎盛,正是托了陛下的福。”

新帝清楚自己只是恰好赶上了好时候,但喜欢好名声的他美滋滋的应了下来,对这个给自己挣了脸面的状元郎李长卿也是好感度蹭蹭的往上涨。

在放榜之时,大殿外等候多时的李长卿等考生们满心忐忑期待。

虽然说殿试不会再落榜,只要没有御前失仪,就不会有落榜之忧。

可同样是进士,名次不同待遇也是截然不同的。

前三名是一甲进士,直接授官,第三名的探花郎都能直接成为从六品的官员,第一名的状元郎更是直接从正六品官员开始做起,熬个几年资历,就能升任五品。

从第四名开始的二甲进士待遇就要差多了,如果直接外放为官的话只能从八品小官做起,想留在京城的翰林院,还得自己去参加庶吉士的考试,考中了才能留下来当个翰林院的庶吉士,考不中就没法留下来。

将来想入内阁,就必须有在翰林院镀金的资历,翰林院的学士们也被称为储相,就是未来内阁阁老的预备役。

虽然翰林院的预备役有些太多了,很多人一辈子都只是翰林院的一个小官,摸不到内阁的边儿,但如果不入翰林,就算日后官居一品也没资格进入内阁。

这是官场潜规则了,所以新科进士们都挤破头的想要先在翰林院镀个金。

二甲之下就是三甲同进士了,虽然同进士也算是进士出身,但前途有限,一般升到五品的位置上就很难再往上升了,会被卡到在五品官位上退休。

因此有人用‘同进士如夫人’的说法笑话同进士。

这些参加殿试的考生们,谁都不想落到三甲同进士之列,自然心中忐忑不安。

然而殿试排名已定,不可更改,任凭他们如何心中忐忑也无法改变事实。

李长卿站在众考生之首,他心中只觉踌躇满志,信心满满。

果然,在唱名的时候,第一个报出的名字就是他的:“第一名状元,李长卿……”

后面则是报的李长卿的身份籍贯。

李长卿立刻按照之前学的规矩谢恩。

紧接着就是榜眼和探花,基本就是会试的排名没多少变化。

不过在会试排名一百多名的李长闻,殿试中排名提升到了第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