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万千灯烛!
“历史上,诸葛亮和刘伯温曾经用过七星灯续命,这在民间是一种续命借魂的法子,虽然有些迷信,但是的确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费江河解释起来。
李疏梅说:“因为谢天元对他父亲的死耿耿于怀,他就通过复仇设下了这个局。即便他的父亲不能起死回生,但是这却给了谢天元一些慰藉。”
“是,可以这么解释。”费江河点头,他忽然想起什么,“疏梅,你还记得谢天元屋子里的蜡烛油吗?”
“记得。”李疏梅当然记得,谢天元房子里那张长桌上几乎铺满桌面的蜡烛油。
“谢天元把死者布置成七星灯,是这个仪式的开始,他一定在某处用蜡烛摆下了七星灯,而且需要持续七七四十九天,用以祭奠他父亲。”费江河分析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他现在应该还有一间房,正摆着七星灯。”
祁紫山道:“可我们一直在监控谢天元,他一直住酒店,没有去过别的地方,他不可能在酒店点蜡烛。”
“这不奇怪,他早就知道警方会监控他,他不会犯这种错误。他一定提前就安排好了。只是有一点我还没明白,蜡烛是会燃尽的,这些时日,他是怎么换蜡烛,又怎么防止蜡烛着火。”
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李疏梅忽然想起一句话,是谢天元审讯时说的话,他曾说,“我在等郑奕回来”,明明郑奕被他囚禁,既然逃走了,不可能回来。
他也许只是不小心说了这句话,那是否说明郑奕不但活着,而且成了谢天元的“帮凶”。
一个被囚禁被折磨的人怎么可能会成为帮凶,她虽不理解,还是把这个观点提了出来。
祁紫山却道:“可能郑奕就是帮凶,这符合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你们说得对,”费江河道,“郑奕是唯一可以解释得通的人,他如果没有死,也没有逃走,只可能藏在某个地方,他可能现在正在看守谢天元用蜡烛摆下的七星灯阵。”
“这个地方离学校一定不远,”祁紫山激动道,“老费,我们现在是不是去全面搜寻郑奕。找到他,就找到了最关键的人证。”
“等一等。”费江河缓缓道,“还不行,我们一旦挨家挨户排查,谢天元和郑奕就能察觉到,郑奕只要换个地方就行了。”
“那怎么办呢?”李疏梅问。
“有一个办法,这成片的蜡烛亮起来和灯光不一样,只要天一黑,我们挨小区查看灯光,一定会找到。”
“对对。”李疏梅和祁紫山同时点头。
事情有了巨大的进展,费江河心奋不已,马上给曲青川打了电话,曲青川那边激动的声音传过来:“行行行,我马上过来,你们都没吃吧,我来请你们吃饭。”
已经是下午两点多,大家早就饿了,为了节约时间,费江河带两人去了一家面馆,刚吃完,曲青川和马光平就赶到了,曲青川抢着付了钱。
回实验楼的路上,马光平叹道:“你们竟然能想到七星灯,这也是太牛了。”
祁紫山道:“老马,这次重大发现,是疏梅通过画像发现了现场的问题。”
费江河道:“是啊老曲,疏梅这次功劳你想想怎么和局里上报。”
曲青川笑道:“我得亲自去找夏局说去。”
被大家这么你一句我一句,李疏梅脸都红了,她知道怎么解释都没用,明明她只是发现了一个引子,这功劳倒是被她一个人拿去了,回头她得想点法子和夏祖德说说这些功劳可不是她一个人的。
回到实验楼,周宁带着几个痕检科的人已经把大厅重点检查了一遍,周宁告诉曲青川:“在窗台边,的确发现了谢天元的脚印,但没有指纹,那两滴奶茶和案发现场的奶茶成分是一致的。”
虽然检测出脚印,但并不能证实谢天元投毒的事实,不过这是逻辑链当中重要的一环,不然逻辑链无法闭环。
下午,一行人在现场做了复查,到了晚上七点,天渐渐黑了下来,曲青川从局里抽调出十几人的队伍,以学校为中心向外辐射式检查,主要检查屋内灯光。
八点多,在一栋距离学校三公里不到的小区里,警员从窗外发现一处房内的灯光和别处不同,是蜡烛才能发出的昏黄灯光。
李疏梅跟着费江河他们紧急赶到了小区楼下,七八个人快速冲入了目标地,一间普通的五楼居民房。
当推开门的一刹那,李疏梅被亮光刺了眼,客厅的地面上铺满了普通红蜡烛,蜡烛中心,围着七支较长较粗的红蜡烛,七支长蜡烛摆着的形状正好是北斗七星,这就是七星灯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