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京剧脸谱。
李疏梅的印象中,金色流光勾勒到眼眶部位,就停息了,因为那时候朱丞星转过了头。
但她又仿佛觉得,那也是金色流光的极限,因为当时正好有一辆车的灯光在朱丞星脸上一闪而过,那一闪而过应该只照亮了朱丞星的脸庞上半部分,所以这是金色流光的极限,也是人类眼睛的极限。
总而言之,李疏梅认为金色流光不是万能的,它或许就是放大了她的感官能力,绝不可能远远超越她的感官能力。
也正是因为这是她的感官所触及到的,所以那快速闪过的线条,仍旧复刻在头脑里,并没有像高中课本里的文化课知识那样顷刻遗忘,她对画面的敏感度越来越强烈了。
按照印象中的画面,她用圆珠笔画下了一张奇奇怪怪的构图,构图中心是一个玻璃弹珠那般大的圆圈,左右是一对完全对称的平躺下的“S”字符,又从圆圈上下长出两只钩子,或者说鱼钩。
简而言之,一个圆圈的左右上下四个点延伸出四条线。
在这个构图的下面是比较模糊的红色飘带,再往下,就是金色流光并未勾勒出的区域。
当她把这一副构图画下来后,并不确定是什么,她又给旁边的祁紫山看看,祁紫山看了后也直摇头。
这到底是什么?
这时,高谈阔论的闫岷卿似乎注意到她和祁紫山的小动作,他正说到“一定要真抓实干,把工作落在细上,落在小上,落在实上”,话刚说完,他就直接问:“李疏梅,你刚才和紫山说话,是不是有什么要分享的?”
李疏梅愣了一下,这就好像在上课时开小差被老师抓现行,她的确没怎么听闫岷卿讲话,他莫不是要在会上“批斗”她。
祁紫山和她一样尴尬,但好在他没有表露明显,只是朝她递来安慰的眼神。
这时,全会场的人都朝她投过来看戏的目光,唯独费江河、马光平和曲青川的眼神有些微微的担忧。
这个时候还是尽量避其锋芒吧,现在案子这么急,她不想影响大家,于是回道:“我没说什么。”
她向来不笑时语气就有些冷,这番话听起来就像是回怼的语气。
有个人却当即搭了腔,是贾向东,他笑眯眯道:“闫支也不要发火,这一天一夜,大家都没有休息,工作不好干,年轻人开开小差很正常。”
贾向东这老狐狸,一番话说得真是“漂亮”,外表看来是为李疏梅解围,实则就是“落井下石”,李疏梅真想骂一句脏话。
这下,全场的人,几乎就是在等李疏梅遭殃了。
闫岷卿却缓缓别过头,瞟了贾向东一眼,带着几分讥讽的语气道:“老贾,你要觉得累,回去休息吧。”
贾向东顿时脸就垮掉了:“……”
全场的人还没反应他到底是唱的哪出戏,闫岷卿再次望向李疏梅说:“每次在这种案情讨论会上,大家都喜欢畏畏缩缩,我向来鼓励每个人畅所欲言,这才是有劲往一处使。疏梅,有什么想法,分享出来,错了又没关系,年轻人谁不犯错,年轻人要不犯错,那要这些老古董做什么。”
李疏梅越发看不懂了,她认为闫岷卿这是正话反说,等着她犯错往火坑里跳。
全场看不懂的不止是她,但是他们的目光却有所改变,费江河却给了她胆儿:“疏梅,有什么想说的,怕什么,对谁有意见也可以提,我们都在这,你放心大胆说。”
“我们都在这”,这话让李疏梅有些感动,这一路走来,费江河还有二队的同事恰恰就是她的坚强后盾。
不过今天,她并非对谁有什么意见,她之所以还有些犹豫,只是因为画下的图形她并不确定有什么价值,她本来还想回去再验证下,和二队同事再讨论讨论,但是此刻,她恐怕不说出来都有些难了。
她拾下笔记本里的一页纸,将画下奇怪构图的这张纸,直接递给祁紫山,请他帮忙交出去,她边做解释:“我今天和紫山在追踪犯罪嫌疑人时,偶然看到了这半张面孔,是犯罪嫌疑人的额头和眼眶上部分,我在他的额头上看到了一副奇怪的构图,就是我画下的,你们看看。”
一页纸由祁紫山手里传到了费江河、曲青川和马光平手里,他们快速浏览了下,马光平没有给别人,而是起身,直接递给闫岷卿。
闫岷卿拿在手里,看了半晌没说话,他又递给旁边的罗砺锋和贾向东,“你们看看,这像什么?”
罗砺锋摇了摇头,贾向东拿在手里却问:“昨晚光线那么暗,你在什么情况下看到这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