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波诡云谲的迷局。(第3/4页)
忽然祁紫山说:“疏梅,老费,我有一个想法。”
“你快说。”费江河道。
祁紫山说:“向红消失,我觉得这只是表象,试着想一想,她爱她女儿,当时卖房时,她一定带走了女儿的许多物品,这些物品放在任何地方她都可能不放心,她唯一的可能就是把这些物品放在属于自己的地方。”
费江河露出解惑的神态:“你是说她还有别的房子。”
李疏梅也感叹祁紫山找到了一条新的思路。
祁紫山回答费江河的话:“对,也许还有别的房子,就算她不住那,她也会经常去那间房看看女儿的物品。”
“太好了紫山,”费江河一拍大腿,“这才符合人之常情嘛。我马上联系局里,查向红还有没有房。”
费江河十分激动,马上将电话打回了技术科,技术楼表示很快给答复。
车子静静靠在路边,茂密的树荫下。等待的过程,祁紫山一直望着车窗前,他很冷静。
费江河则有几分焦急感,左手手掌紧紧握着手机按在副仪表台上,手指关节有一下没一下敲着副仪表板台。
在“哒哒”的有节奏的声响里,李疏梅心脏里也有一下没一下的打着小鼓。
不一会手机铃声响起,费江河急忙接听电话,开了免提,电话里传来技术员核查的结果,向红父母过世多年,他们有一间房,房子留给了向红。
技术员同时把地址通过短信传了过来。
三人都有些兴奋,李疏梅终于觉得功夫不负有心人,案子要揭开真相了。费江河激动说:“我们马上赶过去,今天一定要找到她。”
车子很快赶到地址所在地,一栋旧小区,这是拆迁房,楼房比较密集,小区很热闹,有许多老人和孩子。
在向红父母房子的门前,祁紫山敲了敲门,里面没有回应,费江河又贴着门听动静,尔后说:“应该没人在家。”
祁紫山又敲响向红家对面的门,屋里也没人,李疏梅说:“楼下那家应该有人,我下去问问。”
祁紫山和她一起下了楼,敲响了新的一家,果然一个老太太开了门,李疏梅问向红是不是住在这里。
老太太说向红有时候回来住,也不是经常在这住。
李疏梅又问最近什么时候见到过向红。老太太就摇了摇头。
两人回到楼上告诉了费江河,费江河分析说,老太太肯定认识向红,但又不会经常见到向红,“向红有时候回来住”应该是老人碰见她时,向红告诉她的。向红很可能经常回这个家。
李疏梅和祁紫山都同时点头。费江河说:“紫山,你打电话回局里说一声,赶快开一张搜查令,我来联系开锁师傅。”
“行。”
两人同时打出电话。
很快一个开锁师傅上了门,帮忙开了门,三个人走进屋,客厅不大,是非常老式的装修风格,餐桌、茶几都包了花纹布,沙发也包了花纹布,环境很温馨,很洁净,说明这里最近有人住过。
墙上有一个深色边框相框,里面镶嵌了许多旧照片,还有很多黑白照,说明年代久远,在众多照片里,李疏梅一眼认出十分年轻的向红,她年轻时很漂亮,梳着两条长长的黑辫子,穿着时髦的格子衫。
还有青年的向红,怀里抱着婴儿,她身边站着一个高大的男人,男人应该是向红去世的丈夫,那个婴儿应该是向红的女儿唐梨音。
另一张男人的照片,竟然就是穿着戏服、化着京剧彩妆的,这说明唐梨音的父亲年轻时可能从事过戏曲事业。
她也看到了年长一些的向红,还有唐梨音七八岁的模样,这时候父亲已经是缺失的,但两人拍照时的状态都很好,脸上充满笑容。
这是“时光”带给人的感觉,令人感动,然而从照片回到现实的那一刻,又会让人感叹,这张相框里的人只剩下了向红。
向红回到这里的时候,见到相框里的父母、丈夫,还有女儿时应该是伤心难过的,她原本和女儿相依为命,在女儿跳楼后,她一定会去追究女儿真正的死因吧。
屋内除了厨房和卫生间的门是打开的,还有两扇门是关上的。
三个人在屋里观察了一番,费江河推开了一扇门,里面光线很亮,照亮了卧室里的场景,床、柜子等家具都是旧的,应该是向红父母用的家具。
但被褥却是新的,说明有人还在这房间睡觉,也许向红回来就住在这。
在卧室一角,有一张壁柜,李疏梅发现,在壁柜里摆放着的是和房间老旧风格完全不同的物品,许多少女才用的物品,彩色发夹、头绳、彩色笔记簿、纸贴、八音盒、漫画书,还有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等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