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孤鸾照镜(十五)(第2/3页)
这样一代一代驯化,一代一代训练,五代以后,修士就能安全稳定地驱使这些妖兽了——据曲砚浓所知,目前五域中号称灵兽世家的势力,无不是采用这种方法。
祖师陨落后的上清宗病急乱投医,没有足够的时间驯化妖兽,最终得到的代价也是极度惨烈的——一场混乱到极致的妖兽暴动,前所未有、往后也绝不会再有的惨烈伤亡,直接开启了此后上清宗上千年的萎靡不振,到最后,分崩离析。
一场暴动,埋下了千年后八脉分宗的伏笔。
“自那之后的事情,你差不多就全都知道了。”夏枕玉望了过来,“牧山得到了祖师神塑,渐渐势微后代代渴盼回归,徊光去了魔域,牧山并入。”
再然后,无论过去多少年,无论妖兽的威胁、过往的仇恨究竟已隔了多远,上清宗弟子牢牢刻下了对妖兽的排斥和无法信任。
就连从小在人类修士中长大的那些半妖,也无时无刻不在被排挤。
实力强大、天赋超凡如英婸,只因生来一点稀薄得可以忽略不计的妖兽血脉,费尽心思也得不到蓝觅渡一入仙途就有机会学的符剑之法。
这些都是能在上清宗的典籍中查到的历史,但曲砚浓更关心那些查不到的东西。
“所以那只青鸾呢?”她问夏枕玉,“就算沉睡,也不该凭空消失——我没见过,那就是凭空消失。”
她当然有这个底气说这样的话,在这段记忆发生的时刻,她已经晋升化神数百年了,五域是她亲手分定,她比任何一个人都了解这天下的山川湖海,更能确认上清宗并没有藏匿着一只毫无修为的青鸾。
夏枕玉好脾气地笑了笑,难得打了个哑谜,“青鸾当然在鸾谷,它当然要在这儿。”
回答了也像是没回答。
曲砚浓皱着眉。
“那只青鸾究竟有什么问题?为什么那个化神修士身死后,它也要陷入沉眠?”她实在不解,“我还以为这只青鸾会在化神修士死后劫掠上清宗,然后扬长而去。”
夏枕玉被这个问题弄得真不知道是笑还是叹了。
“妖兽虽然很凶恶,但其中许多妖兽心思纯稚,它们的感情并不比人类少,一旦认可了什么人,很少会背叛反目。”她说,“祖师是青鸾的朋友,就算祖师身死,青鸾也绝不会伤害上清宗。”
那曲砚浓就更不解了——寿命那么长、没有生存的威胁,也不存在仇恨,为什么青鸾会陷入沉眠?
夏枕玉最终失笑。
“难道你真的没有听说过和青鸾有关的典故吗?”她半是好笑,半是懊恼,“魔域就连这些也不曾教你吗?还是说魔修根本不推崇这个?”
曲砚浓催促她不要再卖关子。
“孤鸾照镜啊,你真的不知道吗?”夏枕玉说,“青鸾和祖师是朋友,这段友谊超越了形貌和种族,她们彼此互相理解、互相倚靠、互相守护,等到逝去后,无尽漫长的生命里,谁来弥补挚友死去的空虚?”
曲砚浓真的不曾听过这个词。
这个词让青鸾沉眠的古怪举动变得不再古怪,让人能迅速理解青鸾究竟为什么忽然陷入沉眠。
这一定是个什么典故,但这个典故并不像夏枕玉表现得那样脍炙人口,否则魔修也会知道——夏枕玉总是这样,她自己常年埋首于故纸堆,却总觉得自己知道的那些东西并不稀奇,以为每个人都会知道她在故纸堆里看到的那些东西。
夏枕玉发现她真的不知道。
授业讲师的那一面又出现了,夏枕玉微微皱起了眉头,脸色微板,凝声,“就算成为了化神修士,也要长持经卷、修持道心。你最近百年是不是不读经?”
又来了。
记忆里,曲砚浓听到这话真是头疼极了。
“我是个魔修。”她睁着眼睛胡说八道,“我不读你们仙修的道经。”
夏枕玉把嘴唇抿得紧紧的。
“那你给我看看你的魔气。”她生气不太明显,不动声色地盯着曲砚浓,“如果有魔气,那就不用看了。”
哪还有魔气?早八百年毁去魔骨,踏上仙途了。
曲砚浓倒也不是不看典籍,但她不怎么看经义。
也不是从来不看,刚进上清宗踏上仙途的时候她看得如饥似渴,上清宗八百经她倒背如流,除了夏枕玉,很难在上清宗找到第二个比她更了解上清宗经义的人。
夏枕玉是她的仙途引路人,夏枕玉埋首于经义故纸,她也从善如流,并由此获益良多,但元婴之后,她就看得少了。
“求道路上,我亦是行人。”她说,“别人的路再好,那也不是我的路。”
这番话被夏枕玉斥为“谬论”,夏枕玉是深信触类旁通、先贤引路的人,就算成为了化神修士,她也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上清宗的化神祖师难道还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