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考前的日常(第2/3页)

来,我说你写,这几句给我记住了,‘重力一定有,弹力看四周,摩擦分动静,方向要判准’。”

见卓浪工整的记录了下来后,卿云坐在床上开始讲了起来,

“分析物体的受力,首先要选准研究的对象,并把他隔离起来。

根据解题的需要,研究对象可以是质点、结点、单个物体或者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按顺序分析,就按照我那个口诀的顺序。

但你要注意,弹力和摩擦力都是接触力。

你需要环绕研究对象一周,看研究对象和其他物体有几个基础点或者面。

每个接触面对你研究的对象可能有两个接触力,你需要根据弹力和摩擦力逐一分析……”

卿云慢慢的讲着,卓浪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受力分析的时候对整体法和隔离法有混淆。

这是力学分析常用的方法,各有各的好处。

也可以综合应用,先隔离再整体,也可以先整体再部分隔离。

但,你要是分析到一半的时候,混在一起就是搞笑了。

卓浪恍然大悟,思维豁然开朗,“哦,这道题得先定住上面,再来看下面。”

他赶紧开始解着。

卿云笑了笑,转头问着彭昌旭和江旭东,“二哥、三哥,你们有啥不清楚的,需要我给你们梳理不?”

彭昌旭犹豫了一下,“不耽误你复习吧?”

黎方平和校领导专门打过招呼,让所有人不要去打扰卿云的备考。

三诊卿云逆天的成绩,让他们对今年的状元有了想法。

四七九三所超级高中,状元效应太明显了,当年的状元,基本直接决定三年后状元及985率。

九中就是在一次状元争夺中失了手,渐渐的开始了颓势。

现在的状元之战只在四中和七中之间展开,九中只能抽冷子来上那么一次。

卿云他们这一届,是00年入校的,本来就是四中的小年。

不过有着他这个不是教练的超级教练在,四中这一届的竞赛爆了冷,生生的从七中手上啃下不少的名额。

要是高考他再能一举夺魁,那么他们这一届的三年周期,四中就算抢下来了。

再加上2001年意外从七中抢下的一届,四中足以在未来的3-5年里将差距拉开,奠定西蜀第一高中的霸主地位。

卿云心里也清楚是咋回事。

他在心里也好笑着,这是和前世完全不同的走势。

前世的四中,这一年被七中欺负的很惨。

毕竟,秦缦缦等人没有参加考试。

而下一年,本是应该过大年的四中,又被九中和外地绵中给联手阴了。

绵中直接开出30万一个的人头费,挖四中的尖子生到绵中去参加高考。

考上清北,直接百万重奖。

于是,在资本的力量下,绵中创造了神话,也拉开了一段民办学校的热潮。

不过,这些事情和他无关。

他来到这个时空,不是来挽救谁的。

没那么圣母,只是单纯的不想看见自己的母校被欺负而已。

砸钱是吧,到时候看谁钱多呗。

作为公立学校的锦城四中,当时只是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招而已。

“耽误个屁,赶紧的,别耽误自己的时间。”

没有废话什么,卿云直接在他们寝室里开始流窜着讲题,对他来说,讲题也是在复习。

而语文和生物两科,他确定,他已经达到了极限,再往上走多走一分,都不是几天就能办到的功夫。

得知消息的黎方平赶过来看看后,面对卿云的解释,也只能摇摇头无奈的走了。

学神,是老师劝不动的。

教书这么多年,他很清楚,学霸有很多,或天赋,或努力。

但是学神难出。

不是所有的学霸都能被称为学神的。

甚至,在一年能产出几十个清北的学校里,考上清北哪里算的上学神?

要是这样,学神这个词,也太不值钱了吧?

刷题刷出来的清北,顶天了算个做题家。

进了大学就会现原形的,哪里当得起学霸和学神的称呼?

真当清北每年7%的退学率是摆设不成?

狗屎运、做题家和那些以为考上就万事大吉的人,在985大学里,其实生不如死。

像中科大和复旦,退学率都达到了12%。

学神,除了努力和天赋外,还有着一颗对自己绝对自信的心。

包括四七九在内的超级高中里,三年都难出一个学神。

锦城上一个学神,叫做张伟,诞生于锦城七中。

现在在燕大数学‘疯人院’和许晨阳、恽之玮、朱歆文另外三杰在争霸。

而卿云,在高三的末期,体现出了这种气质。

就是可惜了,要去做商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