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剑桥

六月末,英国,剑桥市。

北纬N52°12′19.21″东经E0°07′18.54

恰逢一场春雨润过,剑河水蜿蜒流淌,两岸垂柳成荫,这里距中国汉阳的直线距离大约九千公里,足够在地图上划出长长一道标线,季风绕过半个地球。

这同样也是一座历史古老而悠久城市,举世闻名的剑桥大学就坐落在此,河岸边哥特城堡式的建筑倒影交叠,恍若走进了一幅流动的油画。

初来乍到时,乔苏人生地不熟,幸好有帕克教授助理的帮助,同时,在李明松教授的大力推荐下,帕克教授见了乔苏,听他详细讲了这一年他对深部找矿模型核心逻辑的推进,他很欣赏乔苏的科研能力和创想,给了他一份研究所实习生助理的临时工作。

帕克教授的研究所位于剑桥科学园,有另一个实习生是中国广省人,叫欧春明,他和乔苏差不多年纪,之前在深市念书,大学公派来了剑桥,在大洋彼岸见着同胞十分热情,帮乔苏介绍了他的公寓经理。

位于Arbury附近,这里离剑桥科学园和商业园都很近,唯一的缺点就是距离市中心太远,但好在公共交通便利,从他们公寓楼下出去,步行十分钟就能到达公交站。

乔苏租住的公寓位于六层,面积十八平米左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房间里有微波炉,楼下就是自助洗衣室。

最开始到英国那一周,他一个人不知所措,百般地不适应,好几次深夜蜷缩在被窝里偷偷地哭,偶尔打电话给好友楼小帆。

六月的剑桥本应是初夏,可他下飞机时,迎接他的却是裹着湿意的凉风,明明汉阳此时都开始穿起短袖,这里的人却还套着薄外套,风里带着剑河的水汽,刮在脸上竟有些生疼。

其次就是饮食,乔苏真的不知道原来英式饭这么难吃,煎得焦黑的培根、硬邦邦的煎蛋,鱼肉外面裹着厚厚的面衣,配着酸得倒牙的番茄汁,到底这里的人是怎么吃这些东西还能长得这么高?

天气和饮食都是小事,但生活上的麻烦一个个接憧而至,首先乔苏要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过去他从来没有离开靳越群独自生活过。

不管他和靳越群再怎样争吵,也不得不承认地是,靳越群这二十年来将他生活上的一应琐碎事全部包揽,从不让他沾手,更从不让他烦心。

这就导致乔苏过去二十年的生活里全是惬意和美好,比如插个花养个草,摆弄些漂亮的宝石钻石,但是他完全不懂得生活必须的、任何煮饭洗衣、茶米油盐这些事该怎么弄。

他第一次跟着欧春明去超市采购日用品时,看着偌大的超市,一排排商品货架,琳琅满目的肉类、蔬菜、和调味料,他第一次不知道如何下手,这简直比让他分析百万级的数据还要难…!

“有花瓶吗?呃,玻璃雕花那种的?”乔苏憋了半天问。

“啊?”

欧春明一愣,不过他很快就理解乔苏了,说实话,尽管乔苏支支吾吾不肯说家里的事,但就短暂接触的这几天来看,乔苏浑身上下只差明晃晃着贴着几个大字在脑门上,彰显他一览无余的身份——“叛逆逃家的富二代。”

不是他窥探隐私,这简直太容易看出来了…!

乔苏身上没有多少钱,但从头到脚一身的奢侈名牌,手腕上一支手表是宝玑家经典款,外套是意大利的某奢侈品牌,欧春明知道,这样一件薄毛衣在国内的商场至少要卖到上千块。

同时地,他对生活上的事又是一窍不通,比如他在帕克教授面前谈论他的矿产模型时能朗朗而谈,但用微波炉找不到开关按钮时,乔苏眼神里疑惑简直比他三岁的小侄子还要清澈…

一时叛逆逃家,继而来大洋彼岸追求学术造诣的富二代,简称是来体验生活的。

欧春明完美地鉴定完毕。

欧春明的性格十分热心肠,这和他小时候的个性也有关,他母亲年轻时四嫁四离,从万元户嫁到了千万富翁,和每一任丈夫都生育了孩子,欧春明作为老三,一直是家里的调和剂,现在母亲终于消停,找了一个浪漫的法国人旅居全世界,但欧春明自小已经习惯先为别人着想。

也幸好有他,让乔苏初来英国的生活不至于太凄惨的流落街头,但最开始那一个星期,乔苏承认,他还是多次萌生了想要打道回府的念头…

他和靳越群从小一起长大、相恋,他们从来没有分开过,更不知在何时早就像活成了同一张皮和骨,猛地这般撕离开,连声音也听不到,他的心疼得受不了,晚上常常在哭,揪着胸口的衣服,哭的想拿起手机打电话给靳越群,订机票…但好在最后他都忍住了。

乔苏这次下定了决心,他和靳越群之间的问题必须要解决,就趁着这次机会,他一定要让靳越群懂得收敛他那些愈发过分,甚至已经开始无法无天的控制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