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第3/3页)

黎富业指着案上的纺车问:“这个是什么?”

“是纺车,纺线用的。”季珠道。

黎富业有趣的转了两下,“这些又是什么?怪好玩的。”

黎富业又道。

“我阿姊做的羊毛毡,她的手可巧了。”

只见这席子的四角,各有一只小动物,趴在那像镇席似的,很是生动,王昌听说格外的瞧了,见这家长辈来了,个个都跪坐好了。

“这都是凤、珠两个素日爱吃的,我在槐市那里也是卖这个的,你们到了我家,也尝尝。”

只见是些透明的糕点,圆圆巧巧的,里头还有些葡萄、红枣、桃脯之类的各色干果丁子,还有些则放了叫不出名字来的圆溜溜的珠子,黑黑的,个个扎了竹签,这样盛在盘里拿来的。

因着冬天就不适合做解暑的藕粉圆子了,

“这是叫做钵仔糕的。”

田氏道,乃是女儿教她做的,如今她也会了,自打入冬起就蒸了这个来卖,也很火热,蒙学有些孩子很爱吃,老样子的梅花糕则还

在卖的,杂货也在卖。

小女儿怕羞,头次带同窗回来,田氏自然好好招待了,捧了吃食来,也不打扰他们了,说:

“你们安心的练。”

黎富业的小僮将名为“筑”的乐器捧来,他们四个站成一字队形,黎富业在边上击筑作乐,他们专心唱了几遍: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田氏、季胥、季凤、金豆四个都在厨房,都说唱的好听,田氏道:

“我看他们那些五陵子弟还挺懂规矩,从前又是捉蜘蛛、蚯蚓想唬小珠的,想来也不在他们其中了。”

季凤想喝那牛鞭羊肉汤,香的她直咽口水,被季胥拦了,怕她这样的孩子喝了太旺了,季凤便拿了钵仔糕来吃,说:

“那个穿黄绸子的黎富业,和他边上那个叫王昌的,就有他们俩,从前我还因他们做打油诗与他们吵过呢,近来倒是安分些了,没有再作诗取乐。”

堂屋那里练完了,案上的吃食果子还没动过,一来是他们大家族的规矩,不能吃外面的东西,恐怕不干净;二来是他们这些五陵小子弟,终究不想吃这些丢了身份。

“你们不吃吗?这个很好吃的。”季珠问道。

黎富业便不管小僮劝,拿了一块透明的钵仔糕来吃,只当不要驳了人家的盛情,一吃,却是从未有过的口感,香甜哏啾,点头道:

“好吃,王昌,你们也吃。”

见状,他们那些孩子也都吃了,竟也都爱上了,只是惦记身份,也不拿第二块,辞别了田氏,就要走了。

田氏得知他们这几个小子弟曾作诗取乐,又管女儿们叫关外民,也就没有原先的热情了,不过看在女儿同窗,孩子们还要相处的份上,客套了几句。

这里黎富业正要走,见那厨房里出来只黑猫,颇为激动道:

“乌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