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肯定是对面给的太多了!(第5/7页)

隔着人跟人之间的间隙,乔喻觉得袁老应该也能看到导师。不过就算没看到也无所谓了,因为袁老跟身边的菲利斯教授径直朝着这边走来。

乔喻悄咪咪的用眼角余光扫了眼身边的导师,发现田言真脸上表情没什么变化,眼珠一转,直接迎了上去……

“师爷爷,您终于来了,今天田导也来听我的专题讲座了,我可太开心了。”

袁老笑着拍了拍乔喻的肩膀,然后信步走到了前排正在聊天的几人中间,瞥了眼田言真。

“袁老。”田言真微微点头示意。

“嗯。”袁正心微微点了点头,跟众人寒暄了两句后,随后不咸不淡的说道:“时间差不多了,就开始吧。乔喻,来……”

跟着袁正心一起站在讲台上,乔喻这才发现报告厅下面八十多个位置不知不觉中已经坐满了,甚至还有人直接搬了张凳子坐在后面。

只是今天这场报告会的气氛明显很怪异。

不少的目光还不停的朝着前排田言真的位置瞅着,甚至还有人在窃窃私语,大概依然无法接受,对面的老田就这么堂而皇之坐在了发布会最前排的位置,跟袁老面对面。

但不管怎么说,今天这个场合对于乔喻这样的十六岁少年来说,这个舞台已经很完美了。

乔喻甚至觉得下个月的世界代数几何大会,如果是在分会场的话,大概也就是这个规模了。

下一刻,袁老平稳的声音在报告厅内响起。

“感谢各位来参加今天这场报告会。乔喻,想必大家已经都认识了,他是数学界的后起之秀,也是燕北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跟我们华清数学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培养的学生。

今天就由他来为大家分享,他对代数簇上一类共轭脊状奇异点的思考方式。我相信他的讲座能为我们带来一些新的视角跟思考,也能激发我们对这一领域的深入讨论。让我们共同期待今天的精彩分享。”

台下掌声开始响了起来。

乔喻脑子里则转着刚刚袁正心说的话……

好家伙,他突然就成了两边联合培养的人才了?他怎么都还不知道的?

乔喻瞅了眼台下的老田……嗯,挺好,依然坐得稳如泰山,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在鼓掌,不像很着恼的样子。果然是大佬风范,私底下商量好了,然后就跟他大摇大摆的过来了。

甚至都没给他漏半点口风,嘴巴严得恐怖如斯。

当然,这对乔喻来说其实很无所谓……

反正他也经常来华清混饭吃,顺便还混秋斋里的办公室当自习室。如果联合培养的话,他觉得华清这边也应该给他准备一个专门的自习室,不用跟袁老挤一间那种。

这样他以后可以一三五呆华清,二四六回燕北……

目光从田导身上移开,看向后排,入目便是后排教授们那错愕的神色,乔喻觉得更有意思了。

不过也有些事让他郁闷,比如并不是每个人都看着他,竟然还有人在低着头不知道在干嘛……差评!都当教授了,上课还不认真听讲,太没道义了。

算了,也行吧。

反正台下的大佬们都玩的这么开心,那他皮一下应该也没人会计较吧?

开讲前,乔喻又看了眼台下的潘教授,等掌声停歇时,乔喻便开始了他的讲解。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说了两句简单的客气话,乔喻开始借助做好的PPT,有条不紊的开始讲解他的整个思考过程。

当然讲解中,乔喻也没忘诚恳的感谢了潘敬元教授对他无私的帮助。

也让潘敬元收获了不少好奇的目光。

只不过乔喻敏锐的感觉到,潘教授似乎对他的感谢并不太感冒,于是乔喻专门多感谢了几次……

也不是故意的,他初始阶段很多想法的确来自于潘敬元的指导,两人的微信聊天记录可以作证。

当然乔喻也同样感谢了那天给他启发的埃尔顿教授。

这位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老教授在台下就笑得很真诚。

就这样四十五分钟很快就过去。

乔喻按照之前的要求,留下了十五分钟的提问时间。

回答了几个问题之后,讲座即将结束。

乔喻开始做最后的总结:“再次感谢大家能来参加今天的专题讲座。另外,我又有了一个很美妙的想法,也许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新的工具来解决几何朗兰兹猜想的局部-全局一致性问题在复杂奇异点上的适用性问题。

我甚至认为这个工具或许并不复杂,只需要允许我们对这一类奇异点处的几何结构进行局部重构,确保局部性质能够正确地全局化,就能保证Ambidexterity定理在复杂奇异点处依然适用。

比如在该点的局部几何结构中构造一个同调层,并通过某种方式构建一个可以对其进行操作的算子。当然,这只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