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甜汤(第6/7页)

真以为是红小兵,陈棉棉都在想该怎么对付他们了。

但远远看到拖拉机,她两眼一亮:“继光,继业,这儿!”

是马继光和马继业,拉着满满一车粪来了。

跳下车,他俩直奔赵凌成,嘿嘿傻笑:“哥。”

这俩人贼喜欢赵凌成,毕竟那顿肥羊肉叫他俩终身难忘。

但他们也不敢靠得太近,因为赵凌成的衣服是那么鲜艳,皮肤是那么白嫩。

来不及多说什么,陈棉棉让他俩开农场的拖拉,跟着自己去找粮。

赵凌成销了五百块账的粮,据说不是什么好粮食。

但在连严老总都不敢给农场批粮的前提下,那些粮能救这帮老革命的命。

他的摩托在前,马家兄弟开着拖拉机,就要去拉粮食了。

赵凌成其实只去过红旗公社两次。

一次就是被陈棉棉抢走了衣服,他只穿个裤衩子,追了她五里路。

那是他头一回见有女孩子能跑得那么快。

她就像只藏羚羊,喔不,她比藏羚羊跑得还快,差点没追到他断气。

再一次就是为了结婚,他去接亲,他记得她家就三间小瓦房。

她的粮食就藏在那间小瓦房里吗,怎么藏的?

其实不是的,不是她家。

陈棉棉指挥赵凌成,是一路往山脚下走。

这一片全是贫土,就是不会长粮食的土,但是沿山有路,还有窑洞。

马继光停了拖拉机,说:“这是民兵队废弃的砖窑呀。”

马继业则问:“棉棉,你是不是占了一间专窑当仓库使呢?”

陈棉棉没说话,走到一间门口,因为有锁,但没拿钥匙,就准备找石头。

但赵凌成掏出手枪一调,哐的一声砸开锁,已经进去了。

民兵队为了盖房子烧过砖,烧完后就把窑送给公社,有些人就占来堆杂物了。

窑洞中央,有一个用砖块垒起来,垒成圆形的小仓库。

赵凌成是来找粮食的,直觉粮食就在里面,扒开了砖块,却见里面还有编织的麦杆笼。

他再扒麦杆笼,看到个黑乎乎干巴巴的东西,但不认识。

马继业却认出来了:“荞面瘪瘪。”

赵凌成再拿一块,马继光说:“高梁谷垛。”

高梁谷垛,荞面瘪瘪,都是西北人对于杂粮窝窝头的别称。

西北有个好处,因为太干燥,食物会干,但不会变质。

这确实不是好粮,赵凌成也不确定它们还能不能食用,因为它不但粗糙,而且又干又硬,他掰都掰不动,怎么吃?

赵凌成还有个疑问,这个一米多高,砖垒成的小仓库里,那么多晒干的馍馍,陈棉棉到底是怎么搞来的,啥时候搞的,为什么搞那么多馍馍。

但马继光知道:“棉棉,这些是你在红专的时候,帮人洗碗搞卫生换的吧?”

马继业也知道:“你给女同学搞服务,她们就送你馍馍,你还帮食堂做饭,食堂给你剩饭,你就攒这儿啦。”

马继光还知道她深层次的动机:“我听我姐说,你娘偶尔还会让你大姐吃饱一顿,但从来没让你吃饱过,因为据她说,你饿的时候就特别能逮瞎瞎。”

陈棉棉笑着说:“是。但其实我饱的时候,也能逮瞎瞎。”

马家兄弟由衷感叹:“不愧活雷锋,你可真厉害。”

都是乡下人,他俩懂:“这馍馍平常看着没啥,但万一闹个饥荒,它能救你们一家人的命。”

异于常人的天赋其实都是逼出来的,就好比女配捉瞎瞎的本领。

她义务帮同学洗碗,其实是因为,看同学们竟然会把馍馍剩下,甚至扔掉,她觉得可惜,她又怕将来还会闹饥荒,就借洗碗为名,把她们的剩馍馍收回来,每周回一趟家,她把一周的馍馍都悄悄藏在这儿。

这个地方的优点是,砖窖也是死土,只要不进水,蚂蚁老鼠也就不会进来。

饥饿给了女配强悍的能力,但也给了她一生无法治愈的心魔。

她恐惧饥饿,就不择手段的囤积食物。

陈棉棉不知道女配去了哪里,但希望那能是一个,能治愈她心魔的地方。

而这些馍馍长时间没人管,只会被蚂蚁老鼠吃光光。

她扬手:“继光继业,去装车。”

马继光和马继业浑身散发着大粪香,但是真善良。

他们都不需要陈棉棉引导就说:“咱把这些馍馍,送给那些右派老头吃吧。”

俩兄弟对视,其实他们也有智慧的:“瞒着红小兵,咱悄悄给。”

脱衣服包馍馍,他俩就跟捧珍宝似的,小心翼翼。

赵凌成捧着一块不知质地的馍馍,走到了妻子身边。

他也在竭力抑制,但语气哽噎:“你娘,一直在故意饿着你?”

其实不用陈棉棉回答他就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