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筋斗(第5/6页)
这边招待所也是男主任,懂得都懂,他们马马虎虎,根本不注意卫生。
虽然现在的招待所甚至可以打骂顾客,但讲卫生是最基本的呀。
邱主任又说:“那许小梅,你弟媳妇,出来了,但跟你弟俩闹离婚呢。”
许小梅嫁陈金辉就是利用,没了利用价值,当然要闹离婚。
邱主任叹口气,又说:“想当初为了保她不挨打,我还被红小兵们胖揍了一顿,你看我这额头上,还留着疤呢,但是,想我给她介绍对象,没门儿。”
看来许小梅不但在出狱后闹离婚,还找邱主任给她介绍过对象。
陈棉棉有点好奇:“为什么你不给介绍?”
邱主任说:“女同志嫁的好很重要,但哪怕她的兄弟不是问题,地主出身也不是问题,她要先有事业再嫁人,我都愿意帮她,可她不能只指望着要嫁人。”
这邱主任,是曾经主动帮陈棉棉的第二人。
不愧妇女主任,她的看法和见地比这个年代大多数人都得高得多。
只在钢厂整天拉媒保纤,调节夫妻吵架,也太屈才了点。
俩人正聊着,突然隔壁响起一阵洪亮的吼声:“地委杨书记,就是你?”
邱主任对八卦最敏感了:“哟,杨书记来汇报工作了。”
但紧接着隔壁又一声:“瞧瞧你干的好事。”
邱主任直接出门,跑门口围观八卦去了。
而隔壁,地委杨书记是被柳秘书专门喊来的。
但他也够倒霉的,因为赵军一边吃着馍馍喝着汤,在看报纸。
那不巧了,一翻开《陇西日报》,就是关于河西土豆连年虫害的报道。
柳秘书愣住了,刚刚进门,坐到椅子上的杨书记也愣住了。
赵凌成去倒痰盂,刷痰盂了,进来见老爷子举着报纸在咳嗽,问:“怎么了?”
赵军小时候种过地,最知道了:“地老虎,草灰就能杀的,你们年年审批那么多农药,瞧瞧这数据,土豆亩产才千斤,像话吗,还愣着,你们不知道?”
地委杨书记就是陈棉棉所说的庸官了,也是个甩锅高手:“没人反应啊。”
赵军再指报纸:“看看这个,红旗公社亩产三千斤,你们也不知道?”
杨书记还愣着,柳秘书说:“老军长有所不知,咱们西北人吧,就是太老实,你问他们他们都不说,估计是怕说出来嫌丢人,您别管了,我们会调查的。”
要只是一篇报道,赵军也不主政,这么糊弄一下就完了。
他还指着报纸说:“这个红旗农场的方法就很好,也不是非得搞农药。”
柳秘书笑着说:“老军长说的事,我们下来就改正。”
赵军还有一点不懂:“公社也真是的,就凭由土豆烂掉,不往上反应?”
祁嘉礼早起,得往招待所送煤。
但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一帮被劳改的老头子们。
他们经过,就在窗户上逗妞妞呢。
他只听到这一句,可他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他就走到窗边,故意大声说:“反应了有用吗,瞧瞧那领导,个个吃的脑满肠肥,只会拿甜面汤糊弄上级,哟,这不是赵老军长嘛,地委书记糊弄你的甜面汤,香不香啊?”
杨书记吃得好,也确实胖,是个难得的大肚皮。
这就搞得他很尴尬了,但相比他,柳秘书反而更果决,也更厉害。
她走向窗户,厉声吼外面一群被煤熏的黑糊糊的老头子:“不去劳动,干嘛呢?”
再说:“敢聚众闹事,就给我统统回农场。”
别的老头会怕,但祁嘉礼不怕,扛起铁锹就要砸窗户。
赵军有勤务兵,情急之下可能会开枪,但那又怎样,祁嘉礼反正烂命一条。
不过即便陈棉棉还没赶过来,还有赵凌成呢。
他说:“爷爷,去年唯一土豆的丰收,就是祁嘉礼他们创造的。”
赵军看杨书记:“是他说的这样吗?”
红旗农场的丰收总革委都知道,但河西的地方领导还真不知道。
但其实陈棉棉在拿到总革委的回信后,就可以找地方领导,跟他们表功并谈下一步工作。
可她没有,她找了魏摧云,他管着枢纽线,如果地委有问题,她正好手拿把掐。
杨书记也真是糊弄派的大师:“我先回去了解一下。”
为什么祁嘉礼比刚下放的时候还要愤怒,就是因为他看到的一切。
曾经哄过他的柳秘书,他得承认,确实是他的错。
他怎么能相信,一个比他小二十岁的女人会喜欢他个老头子呢,他活该。
她此刻目光挑衅,想撵他走,但他不能走。
他指着杨书记说:“瞧瞧,就这种狗东西在当父母官,老百姓能有好日子过吗?”
赵军汤只喝了半碗,怕手颤打倒,示意赵凌成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