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未来(第2/7页)

而他在想,赵慧到底怎么样,出事的飞行员又都是谁,伤的严重否。

这个问题陈棉棉同样关注,因为第二天《人民日报》就以简讯的方式讲了,说来了一架敌机,并与我军在领空发生摩擦,有三位飞行员伤亡。

字少信息大,有亡字,就证明死人了。

而等得到确切消息,已经是三天后了,是赵慧主动打来的电话。

对了。基地家属院门卫处虽然有电话,但家属是不允许拨打的,就算接听,保密部队的电话也只有特定人群专门报备过之后才能打,所以打个电话很难的。

既赵慧打来电话,就意味着她还活着,那就是好消息。

陈棉棉抱着妞妞赶到门卫,接起电话就问:“小姑,你还好吧,没受伤吧?”

赵慧简单说了句自己很好,就问:“你和妞妞没事吧?”

陈棉棉总还是不放心,再问:“你当时也在天上吗,飞机安全降落了?”

军事机密是不能乱讲,赵慧说:“小陈,你该相信我的经验。”

年轻人有体能是优势,但老驾驶员的经验也不容小觑。

陈棉棉于是把电话给妞妞:“姑奶奶在电话另一头呢,跟她讲,妞妞是平安的喔。”

妞妞闷了会儿,却说:“电,电报,嘀,嘀嘀!”

她还不理解电话是什么,只记得电报机,她很喜欢,因为它会嘀嘀嘀的响。

听到小丫头奶奶的声音,知道她是安全的,赵慧也就放心了。

她挂了电话,还得给赵军报个平安呢。

转眼又过了两天,可算回来一个知道现场情况的了,机电科的王科长。

他的科室和赵凌成的是相互独立的,但他的研发又不是单独的,不是总工,所以大家喜欢喊他叫王科长,而他回来,还是孩子们嚷嚷起来,陈棉棉听到的。

她赶去时已经围了一堆家属了,都在打听情况:“王科,是不是有烈士?”

王科长对接东风基地,了解情况,说:“小伙子,才刚刚23岁。”

飞行员可是天之骄子啊,年纪轻轻就牺牲了?

孩子们瞬间都不嚷嚷了,静悄悄的。

陈棉棉问:“伤的飞行员呢,严不严重,有没有……”

王科长主动说:“你是想问赵大校吧,她受了点伤,但不算严重,还在工作呢。”

那么危险的飞行行动后还能工作,赵慧可真算得上是女性楷模了。

不过那也意味着她伤的确实不重,陈棉棉也就放心了。

只是可惜了一个年轻的飞行员,还不知道他的父母得多伤心。

战争的残酷,陈棉棉也算切身体验过了。

她得说,和平真好。

隆冬腊月的,就算不下雪,基地的寒风也总刮的鬼哭狼嚎似的。

而因为妞妞不喜欢吃大灶上机器压出来的面条,陈棉棉这段时间正好闲着,就用西北人的传统方式醒面揉面,拉条,面片,雀舌,猫耳朵,变着花样的做。

妞妞对交友的兴趣也不大,但在这个冬天,她家每天都有小朋友来做客。

因为在这个年代,孩子们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算盘。

而基地小学最高的班级是三年纪,那可是十岁的孩子,算盘打得很好了。

是苗苗告诉大家妞妞会打算盘的,就总有孩子抱着算盘来比。

也只有三年级的孩子能比过她,因为他们已经学乘法了,但妞妞还没有学过。

妞妞现在能记得爸爸了,转眼快一个月,爸爸还没回来。

孩子推开小卧室的门,爬上凳子又喊来妈妈,指墙上的字儿:“爸爸!”

陈棉棉抱起闺女来,柔声问:“想爸爸啦?”

小女孩深深点头:“嗯!”

她记得呢,那天妈妈突然离开,她缩在苗苗姐姐的被窝里悄悄难过。

爸爸把她抱回家,并不停安慰,说妈妈马上就会回来。

第二天还把她放在桌子上,然后一个个的,在她头顶扎小揪揪。

好久不见,妞妞有点想爸爸了,而此时已经是元旦,要步入1967年了。

话说,在大军区换领导后,基地大多数人都特别开心。

首先是,基地商店的供货不但增加了女性化妆品,甚至有好几年都没见过的各种牛肉罐头,糖果也终于不仅仅是单一的大白兔奶糖了,白糖甚至不限量供应。

而且有一天黑板通知,说今天食堂会供应凉拌黄瓜。

陈棉棉都激动的,把妞妞裹的紧紧的跑去排队,还真就打到凉拌黄瓜了。

虽然不知道在路上运输了多久,黄瓜都干巴了,但好歹是绿菜。

家属们明面上当然不会去评价领导,但私底下都得夸一句:“曾司令真好!”

福利方面的改善,都是在曾司令来了之后才有的。

而且截止目前,自基地成立以来,总共就有过一次文工团的慰问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