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在秦念看来, 彭越属于情商也很低的那款。
看到刘邦削了许多异姓王,他就害怕自己也被削。
那就造反呗?
不造反,就蹲在家内耗。
不敢造反那就听话呗, 也不。
刘邦让他带兵一起攻打陈豨,他装病不去,但又派将领带兵去帮刘邦。
刘邦派人责备他,他就害怕想要去请罪。
等扈辄说去了就会被捕不如造反时,他不造反,也不去拜见刘邦了,继续装病。
然后被太仆告发他和扈辄密谋造反。
这个他原本想杀的太仆跑了,彭越得多点提防吧?
没有,就像想不到太仆会去告发一般。
刘邦派个使者去找他, 暗中袭击就把他给抓捕了。
抓韩信刘邦好歹还得伪游云梦, 抓彭越真就是有手就行。
刘邦将彭越削为平民后流放蜀地, 吕雉则认为放他去蜀地是徒留祸患,劝刘邦将他诛杀。
刘邦更狠,既然要杀彭越那就做绝——
“醢之”。
将彭越剁为肉酱,还分发赐给所有诸侯。
把英布吓得起兵造反, 于是又少一个异姓王。
秦念怀疑刘邦就是故意的。
但她不打算将这件事说出来。
既然这个群的目的是解决意难平, 将这件事说出来, 只会让彭越极度恐惧,也有可能怒而造反。
那刘邦的剧本就有可能走向数王同反的局面。
秦念刻意让刘恒来解决高祖十年后尚存的几个异姓王,也是想看其他打工人怎么演化剧本。
正如她猜测的那样,刘恒也隐瞒了部分事实。
后世其他皇帝更是完全没吱声,俨然她不点名就都只当看客。
秦念怀疑他们在摸鱼。
………
李世民原本想参与讨论。
但在看到秦念提醒嬴政抓捕尚为泗水亭长的刘季时, 他突然就想起隋帝若是来此, 那个时期的自己应该不会像刘季那样被“抓活的”。
他开始思索如何能够保住隋帝时期的自己。
其余皇帝也多有此般想法。
当然, 他们不搭话的主要原因,是秦念明显在助汉高祖尽快平定诸王。
若不慎扰乱这一计划,得罪的就不仅是秦念,还有刘姓的诸多皇帝。
百害无一利,不如静观之。
【刘恒:……部下扈辄劝你造反,你虽然不反,但也没有诛杀他。此战之后,和燕王一道入长安请罪吧。】
刘恒说一半停顿片刻,确实是在恐吓彭越。
在思索卢绾之事时,他就已经明白秦念的真正用意。
………
刘秀再度惊叹秦念的才能。
在得知高祖所在的时间时,秦念竟然就已经想好如何言定诸王。
刘恒拜韩信为义父兼太子太傅,其他诸侯王欲要造反,就得考虑如何面对韩信领兵平乱。
刘秀知道高祖高后都不可能让韩信领兵。
但燕王卢绾和梁王彭越都不知道。
他们叛汉之心本就不重,平陈豨之乱后入长安请罪,必然能保住性命,被削为侯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事情。
韩信不死,吕后不会非要诛杀彭越。
这秦皇秦念,对亡秦的高祖竟然能如此宽和。
【秦念:还有一个。】
长沙王吴芮和淮南王英布皆恐。
【刘恒:淮南王英布,曾因叛乱被诛。当如何处置,请阿父定夺。】
吴芮长舒了一口气。
秦皇说的是“还有一个”,既然是英布,那他就没有被迫造反。
果然,唯有主动削出部分封地献给刘邦,自弱才能自保!
可惜他的女婿英布不懂得这个道理。
英布大怒!
没说他造反也就罢了,都已经说他造反了,那他就只能反!
“大王!你带兵打仗,能比得过韩信吗?”
“民心都在刘邦,他只需要在天幕说几句话,淮南的黔首和兵卒就都会倒戈相向啊!”
他的部下们都不敢造反,纷纷都来劝说英布。
【刘邦:英布,你自己来长安,朕也封你为侯。】
英布气得脸通红。
谁会愿意从王被封为侯?
但部下们的劝说也很有道理,他确实不是韩信的对手。
黔首与兵卒能看到天幕,只需要刘邦一句话就很有可能背叛他!
最终英布长啸一声,一剑砍断桌案。
他只能降。
【秦念:南越武王赵佗,一年后会在陆贾的出使下臣服汉朝,不知道能不能看见天幕。】
能。
四个赵佗都望着天幕。
尤其是刘盈、刘恒这两个时期的赵佗,他们都是初次见到天幕。
他们做梦都想不到,有朝一日还会见到陛下说话,甚至还能见到后世复秦的秦皇。
【嬴政:赵佗?】
二十岁的赵佗大惊。
他怎么会成为什么南越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