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3/3页)

但跟唐朝的关系不大。

首先当时的儒家还没后世那么癫。

此外东汉既是西汉的继承者,又具有相当强的独立性,所以东汉修西汉的史书时会更客观:

既不能贬低,也无需过度褒赞。

最后是距离宋那么癫的儒家有着相当久远的时间差,还有大唐顶在前面当挡箭牌。

【刘彻:朕未曾改史!】

【秦念:没说你,不必对号入座。】

【刘邦:咳咳。】

刘恒亦是不自觉地咳了一下。

好在他不能发言,不会像阿父那般咳两声都被天幕收录。

他现在相当舒心。

天幕出现之后,他就是高祖亲口认可的继承人,他无需担忧得位不正而事事忍让。

高祖认可推恩令,各诸侯则不能反对他推行此策,诸侯之危骤减。

太子刘启是将来的明君,后事亦无忧。

就连皇后,有高祖之言,窦氏不能再干政,不会再影响启儿治政。

【秦念:言归正传。二凤,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养小李治了吗?】

【李世民:已经知晓,谢秦皇赐教。】

李世民再度看向三岁的雉奴,目光极为柔和且坚定:

要养于身侧,不能偏爱承乾与青雀甚于雉奴。

不能让雉奴直面谏臣的指责。

纵使雉奴做错了什么,谏臣也当先告知于他,再由他来教导雉奴。

【秦念:那接下来就谈谈科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