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朱棣编造“燕王仁孝, 有文武才略,能抚国安民,工吾所属意”、“朕欲建燕王为储贰, 以承天下之重,庶几宗社有托”。

还编造朱元璋是因为学士刘三吾说“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于何地”,才放弃立他为太子。

而《明史》中就只有“懿文太子薨,帝御东阁门,召对群臣,恸哭。三吾进曰:‘皇孙世嫡承统,礼也。’太孙之立由此。”

显然,朱棣编造的鬼话, 连清朝的史官都不信。

同样令秦念想笑的, 是朱棣在各种文献上对朱元璋的夸赞——

比如“然不阶一旅而得天下者, 惟汉高帝,我皇考迹与之同,而功业过之”这样的捧一踩一。

又比如“皇考神圣,与天同运”“神武睿文, 通明信塞”这样直白的称赞。

怎么看都透着心虚。

【朱棣:……】

朱棣羞愧欲死。

父皇在乎所有子嗣, 但大哥作为储君得到最多的偏爱, 朱棣难免感到不甘。

此事被秦念当着父皇的面说出来,朱棣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甚至还得庆幸秦念没有叙述原文。

至于后人戏称“明太祖诈尸传位给明成祖”——朱棣只能暗自辩驳他不是明成祖。

【朱元璋:老四,你是朕最优秀的儿子。】

看到秦念说老四“努力编造你偏爱他的伪史”,朱元璋的满腔怒火反而散去不少。

哪个子女不期待父母的偏爱?

他知道老四这么做,也应有得位不正, 需要借此自证正统之故。

但朱元璋清楚自己确实忽视了老四的才能。

这是数千年间声誉榜跻身前九的皇帝!

关于自己的那些野史, 也并非老四所愿。

冷静下来后, 朱元璋也意识到自己又被秦念的话术所欺。

秦念或许确实不能分辨明史的真伪,但不可能无法分辨“鞋拔子脸”与……

她就是故意拿这种野史讥讽他!

可即便知道,朱元璋也无可奈何,他只想当作没见过这般邪说,肯定不能主动再提。

【朱棣:父皇……】

朱棣只觉眼睛酸胀。

即位十九年来,他每日都会想到父皇会如何看待篡位的他。

待他离世,又要如何面对父皇的质问。

可如今,他获得了父皇的认可。

他不必再编造伪史,父皇已然于禁止谎言的天幕上道出:

“你是朕最优秀的儿子。”

【秦念:真是感人的父子情,看来朱重八是原谅你的伪史了,但这里还有另一个苦主。】

【朱允炆:……】

朱允炆已经打定了主意不出声。

朱棣无非就是编造他荒淫无道的伪史,既然秦念在天幕说出来,那就已经是为他正名。

他何必去得罪现在的燕王朱棣?

【朱棣:凡是言及朱允炆荒淫的内容皆为伪史,还请秦皇换个话题!】

想起自己是怎么编排朱允炆的,朱棣瞬间就从感动中抽离。

不能让秦念说出来!

但他也只能请求。

且朱棣还知道即便这般请求了,她也很有可能继续往下说。

毕竟秦念极其厌恶改史,儒家史官就因为改史被秦念斥责无数次。

她又怎么会轻易放过自己?

【秦念:哟,现在知道慌了?晚了。】

【朱棣:……】

朱允炆感觉很不祥。

他怎么觉得如果只是单纯说他荒淫无道,这个四叔也不该这般紧张。

看起来甚至比秦念说他编造“偏爱”的伪史还要紧张。

【秦念:“焚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御容,拆毁后宫,掘地五尺,大兴土木。”】

【朱允炆:?】

朱允炆是打定了主意不说话。

但他可以不说话,却不能不心生疑惑。

【朱元璋:……】

再次被朱元璋横一眼的朱棣:“……”

【朱棣:……】

【秦念:“遣宦者四出,选择女子,充满后宫,通夕饮食,剧戏歌舞,嬖幸者任其所需,谓羊不肥美辄杀数羊以厌一妇之欲。”】

【朱允炆:??】

【朱棣:……】

朱元璋嘴角抽了抽。

老四这个竖子!

【秦念:“又作奇技淫巧,媚悦妇人,穷奢极侈,暴殄天物,甚至亵衣皆饰以珠玉锦绣。”】

【朱允炆:???】

【朱棣:……】

朱棣时期。

为陛下编纂《奉天靖难记》的史官们默默移开视线。

他们已经不敢往下看。

【秦念:“各王府宫人有色者,皆选留与通,常服淫药,药燥性发,血气狂乱,御数老妇不足,更缚牝羊母猪与交。”】

各朝帝王及臣民:“……”

这后世的明帝编造伪史居然编成这样?

………

秦念写的都是《奉天靖难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