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2/3页)

【朱棣:马骐?】

朱高炽时期。

太师英国公张辅整理衣冠,他知道当今陛下不会再听山寿的谗言。

他曾四征安南三擒伪王,交趾既然是大明不能有失之地,他当为先帝再次平此地之叛!

………

朱瞻基时期。

张辅露出笑容。

今年朝议,当今陛下决定放弃交趾,他虽极力反对却未能成功。

本以为安南之失已成定局,不想竟有天幕助他!

还有那马骐,文武诸臣合奏要判处其死罪,偏偏陛下没有诛杀他,反而将他与无罪的弋谦同样免为平民,引发朝堂内外的非议。

【秦念:你让马骐到交趾采办,他就在交趾横征暴敛。如今交趾叛乱四起,他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明史》明确记载:

“中官马骐以采办至,大索境内珍宝,人情骚动。桀黠者鼓煽之,大军甫还,即并起为乱。”

“僚者,故乂安知府季祐子也,嗣父职,不堪马骐虐,遂反。”

朝廷论罪时,马骐的罪名是“激变藩方”。

也就是直指马骐暴虐逼反交趾。

【朱棣:马骐!交趾之乱竟然是你之过?!】

【秦念:你装哪门子无辜?交趾布政司布政使黄福屡次裁抑肆虐交趾的马骐,马骐诬告黄福有异心,你说“此君子不容于小人”——你明知马骐是个小人,却放任他在交趾作乱。】

【朱棣:……】

【秦念:是马骐这个宦官横征暴敛来的珍宝闪瞎了你的眼吗?永乐大帝。】

就算马骐征敛来的珍宝最终进入国库,成为朱棣北伐的资金,秦念也照嘲不误。

因为交趾的叛乱需要明军进行镇压,平叛带来的将士伤亡,这分明也是在消耗大明的国力。

朱瞻基时期的明军惨败,交趾丢失,更是马骐采办带来的连锁反应。

【朱棣:……】

朱棣脸色青白交加。

秦念说得没错,他知道马骐是个小人。

但他没有想到马骐的横征暴敛会引发交趾叛乱四起!

【朱元璋:你竟然为了一己私欲,让宦官作乱?】

【朱棣:是朕的过错!黄福,朕命你立即抓捕马骐及引发叛乱的相关人等,尽诛之以平民怨!】

朱棣清楚纵容宦官逼反交趾是他的责任。

朱高炽朱瞻基的沉默,甚至说明交趾因此有失。

“臣遵旨!”

正在交趾的黄福领旨之后,立即调派人手,亲自去捉拿马骐等人。

他都不必先彻查,共事多年,没人比他更清楚哪些人是马骐的同党。

只是此前陛下一直包庇马骐,他无可奈何。

如今不一样。

马骐的死期到了!

【秦念:朱高炽,要不是规则限制,头都给你骂掉,智障东西。】

【朱高炽:朕会立即将黄福调回交趾!亦诛马骐等人!】

朱高炽再度面红耳赤。

秦念为什么要在这件事上如此辱骂于他,朱高炽心知肚明。

他将黄福召回辅助太子,也召回了马骐。

但马骐回京没有多久,就矫诏让翰林院撰写敕文,又前往交趾采办金银珠香。

朱高炽得知此事后大怒,责问翰林院官员为什么会相信马骐的矫诏。

“朕安得有此言?卿等不闻渠前在交阯荼毒军民乎?交阯自此人归一方,如解倒悬,今又可遣耶?”

但他没有诛杀马骐,也没有将他召回。

如今看来,竟是致使交趾之乱愈演愈烈。

【秦念:你该被骂的只有这件事吗?你居然能蠢到让一个宦官去招安叛贼,招安后让叛贼留在当地为官,使得叛贼趁机坐大!】

【朱高炽:朕不会再议招安之事!】

朱高炽终于明白秦念在谈及更易太子时,为何略过他不提。

黎利竟是因此坐大,最终交趾有失!

【秦念:朱瞻基,你算是倒血霉才摊上这么个爹。当然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割地求和的懦夫。】

【朱高炽:……】

【朱瞻基:……】

朱瞻基清楚黎利看似是请求大明册封,实则就是大明失去了交趾这片疆域。

无论黎利的言辞如何恭敬,都掩盖不了这一事实。

【朱棣:朱瞻基!!!】

朱棣不敢置信地望着天幕上的“割地求和”四字。

被后世秦皇称作“懦夫”,皇太孙朱瞻基几乎抬不起头。

他此前还以为自己只是罢边主和,结果居然还不仅于此!

【朱瞻基:汉高祖以南越为藩属国,是因为此时征讨难以取胜,难道汉高祖应当不顾国情攻打南越?】

见皇祖父因秦念之言盛怒,朱瞻基就想反问若是秦念面对他的处境又该如何。

是他想割地吗?

是他继位之时,黎利就已成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