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3页)

病人:“好的。”

帮他拉上围帘之后,牧兴怀转头看向连文柏:“好了。”

连文柏点了点头,随后再次按下了叫号键。

很快,第二个病人就敲门而进。

这个病人得的是腰椎间盘突出。

牧兴怀再次熟练的帮他做完了针灸。

然后是第三个病人,第四个病人……

看到这里,连文柏不免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不是说牧兴怀是个走后门进来的刺头吗?

他这技术都能直接入职他们针灸科了,哪里难带了?

所以他到底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才能把邢文成和宁华藏逼到这种地步?

——他昨天晚上和宁华藏吃饭的时候,当然也问过这个问题,但是宁华藏怎么也不肯说。

但是现在显然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连文柏只能先把心底的疑惑压下去。

“那好,一会儿你们三个一起接诊病人,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

“对了,要是碰到有问题的处方,记得跟我说。”

因为以前还真就发生过不少医生开错处方的事情。

牧兴怀和另外两个进修医生:“好的。”

就这样,连文柏一口气叫进来了两个病人。

他负责给一个病人做针灸,牧兴怀三人负责给另一个病人做。

当然了,碰到了比较棘手的病人的时候,他也会把牧兴怀三人拉过去旁观,然后细细的给他们讲解操作手法。

所以从他身上,牧兴怀还真就学到了一些东西。

就这样,时间一点点过去。

直到不知道第几个病人敲门而进。

牧兴怀接过他递过来的诊疗卡和处方单:“应兴朝,男,42岁,初诊日期12月15日,就诊原因是胃脘部疼痛剧烈,食后疼痛加剧,频繁呕吐,呕吐物夹杂暗红色血块,黑便,诊断结果是胃脘痛……”

病人:“对的。”

牧兴怀:“这两个星期以来,你的情况有好转吗?”

病人笑着说道:“有的,大便看起来已经正常了,虽然呕吐物里还是能看到血块,但是次数已经少了很多了。”

牧兴怀却是皱起了眉头:“也就是说,你出血的症状还是没有停止吗?”

病人:“……对。”

所以这还不够吗?

牧兴怀:“腹痛的症状呢?也没有明显的减轻吗?”

病人:“……没有。”

听见这话,牧兴怀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按理来说,就算病人是重症胃溃疡还伴出血倾向,治上两个星期,相关的症状应该能有很明显的改善才对。

他当即再次看向电脑上病人的病历。

病人的主治医生还是他的熟人——内二科的主任宁华藏。

宁主任判断病人的病是瘀血停滞引起的。

所以他给病人开的膈下逐瘀汤。

针灸选的中脘、内关、足三里、膈俞、血海、脾俞和关元。

牧兴怀:“我给你把个脉吧。”

病人:“……好的。”

连文柏也正好给一个病人做完了针灸,看到这一幕,他直接走了过去:“怎么了?”

其中一名进修医生当即将情况给他简单的说了一遍。

连文柏:“嗯?”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病人的病情确实比一些病人要恢复的慢一点,但也不算太慢吧。

然后他转头看向电脑上病人的病历。

针灸处方开的挺好的,不愧是宁华藏。

汤药处方开的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啊。

牧兴怀也在这个时候收回了手,他看看病人,又看看连文柏。

连文柏:“……有什么话你直说就是了。”

牧兴怀也就真的直说了。

主要是他前两天落了邢文成和宁华藏那么多次面子,今天他还能在连文柏手底下进修给他的底气。

“连主任,你说,给这个病人开血府逐瘀汤合黄土汤是不是更好一点。”

连文柏:“……”

他仔细思考。

他怎么感觉差不多呢。

不对,牧兴怀说的好像确实有点道理……

连文柏直接就沉默了。

他看了看牧兴怀,又看了看牧兴怀。

“我这就给宁主任打电话,让他过来一趟。”

但没想到的是,宁华藏去儿科会诊去了,要一个小时之后才能过来。

连文柏便对病人说:“恐怕要麻烦你在这里等一会儿了。”

病人:“……好的。”

毕竟如果真的对他的病有好处,别说是等一个小时了,就算是等一个上午他也愿意。

结果也就在这一个小时里,牧兴怀又发现了一个病人的处方开的很不好。

这个病人得的慢性支气管炎,病因是痰湿蕴肺。

主治医师给他开的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这一次,牧兴怀直接叫来了连文柏:“这张方子虽然有化痰理气的功效,但是没有办法健脾扶正,所以病人现在的症状虽然有明显的好转,但是继续服用,痰湿肯定会因为脾失健运再次滋生,导致病人的病情又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