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牧兴怀:“……”

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不过转念一想,好像也不是不能理解方杭的父母当时的心情。

方杭八岁的时候就已经长到一米五了,这可是在他还没有进入发育期的情况下。

等他成年的时候,万一长到两米甚至是更高怎么办?

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姚明的。

但是身高超出同龄人太多的人确实容易引来其他人异样的眼光,成为其他人的谈资,而且还不好找对象。

尤其是最后一点,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真的很致命了。

牧兴怀便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帮到你们。”

在宣钧医圣和燕仙医圣留下来的传承中,记载过七十多例孩童生长发育迟缓的病例,在他们的治疗下,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病人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剩下的三分之二的病人则是效果不佳甚至是毫无效果。

不过既然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取得了显著的疗效,那就说明宣钧医圣和燕仙医圣的治疗思路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

那问题就只能出现在剩下的那三分之二的病人身上了。

如果牧兴怀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那三分之二的病人年纪太大了,骨骺线已经完全闭合了。

骨骺线是长骨末端的软骨组织,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骨骺线闭合后,骨骺会停止纵向生长,极少数人可能还有微小生长空间,但幅度有限,也就两三厘米的样子。

骨骺线闭合的时间因人而异,以现代男生为例,通常在18-20岁左右。

所以牧兴怀问道:“你们之前有去医院做过检查吗?他的骨骺线闭合了没有?”

于谷蓝当即掏出手机:“还没有,要不然我也不会带他过来了。”

“这是他的X光检查报告,就是前两天做的。”

牧兴怀接过她的手机一看。

诊断意见一栏里果然写着:当前影像显示骺软骨存在,提示长骨仍有生长潜力。

牧兴怀把手机还给于谷蓝:“那我先给他把个脉吧。”

一边说着,他一边向问诊桌走去。

很快,方杭就在他对面的凳子上坐下了。

牧兴怀伸出手搭在了他的手腕上。

他一边给方杭把脉,一边将他上下打量了一遍。

他的体型比同龄人明显要瘦上不少,而且面色萎黄,手掌发凉。

牧兴怀问道:“平时的睡眠质量怎么样?”

方杭:“很浅,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把我吵醒。”

牧兴怀:“平时的食欲是不是也不太好?”

方杭:“对,而且每天起床的时候,都觉得身上没什么力气。”

牧兴怀:“大小便的情况呢?”

方杭:“小便好像还挺正常的,大便的话比较稀。”

牧兴怀:“因为身高的问题,这几年里,你是不是没少被人说闲话,连带着这几年里,你的心情也不太好。”

听见这话,方杭的眼睛都快红了:“对。”

牧兴怀:“舌头伸出来我看看。”

方杭连忙张开嘴,伸出舌头。

牧兴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牧兴怀收回手,语气轻快了不少:“如果我没有诊断错的话,他应该是脾肾两虚,气血不足,兼肝郁气滞导致的。”

“主要问题应该还是出在他打的那些抑制针上。”

“应该是他打的那些抑制针损伤到了他的肾气。”

“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能化髓,髓充养骨骼。”

“再加上脾虚失运,后天营养就没有办法有效转化为生长所需要的气血,而且心情郁闷也会影响到气机调畅,阻碍到生长发育,所以他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于谷蓝:“那他的病能治吗?”

牧兴怀说道:“既然找到了症结所在,只要对症下药,应该是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的。”

方杭的眼睛瞬间就亮了:“那牧大夫,你看我这病该怎么治?”

牧兴怀:“我想一想。”

他将脑海中的宣钧医圣和燕仙医圣留下来的那几十份医案简单的过了一边,最后选取了三份跟方杭的情况差不多的医案,研究了起来。

二十分钟后,他拿过一本处方筏,写了起来。

又过了二十分钟,他终于写好了。

他最后又检查了一遍。

然后他才抬头对于谷蓝和方杭说道:“治疗方案我已经想好了,就是治疗时间可能会比较长,要四个月。”

于谷燕:“只要能有效果,就算是要治个一两年,我们也愿意。”

牧兴怀:“好。”

“我给他制定的这一份治疗方案,一共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基础调理阶段,主要以补肾健脾为主,为期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