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第2/3页)

他直接给出结论:“问题不大。”

“就是久病体虚引起的痰瘀互结、心脉痹阻、心神失养。”

他也没有再过多解释,主要是就算是他解释了,他们也听不懂。

而后他直接拿出医疗箱里面的纸笔,给他们开起了方子。

十分钟后,他就把处方开好了。

“这是汤药处方,一天一剂。”

“这是针灸处方,一天一次。”

“汤药的话,一会儿你派个人跟我回去抓?”

小威廉姆斯:“好的。”

牧兴怀:“针灸的话,到时候是你们带老先生去诊所做?还是我安排大夫过来给老先生做?”

小威廉姆斯:“前期恐怕得麻烦您安排一个大夫过来给我父亲做。”

牧兴怀:“行。”

当然了,那就是另外的价钱了。

“那我就先帮老先生把今天的针灸做了吧。”

小威廉姆斯:“好的。”

二十五分钟后,牧兴怀将埃弗雷特·威廉姆斯身上剩下的最后一根针灸针拔了下来。

“好了。”

牧兴怀把那些用过的针灸针用盒子装好,放回到医疗箱里。

“不出意外的话,最多一个星期,老先生的病情就会有所改善了,至少每天睡足两个小时应该不成问题。”

小威廉姆斯看了看做完针灸之后,精神反而更好了的老父亲,在沉默了两秒钟之后,最终选择了相信牧兴怀的话:“好的,麻烦牧大夫了。”

——毕竟他父亲得的是失眠!

所以根据他此前翻看过的,那两份针对中医和牧兴怀的调查结果,在他的预想中,他父亲在做完针灸之后,应该是直接舒服的睡了过去才对。

就这样,等到牧兴怀回到北定村的时候,口袋里又多了一个一万块钱的红包。

他先去药房,帮埃弗雷特·威廉姆斯把药抓了。

然后他又去老宅那边逛了一圈。

逛完之后,差不多也就到了饭点了。

看到他回来,伍老第一时间把他给袁煜祺挑选的那六名导师的资料递给了他。

“首先是薛承源薛老,他今年七十五岁。”

“他不仅仅是国医大师,同时也是国内顶级保健专家。”

“他出生中医世家薛家,是温病派的集大成者,擅长慢性病与疑难病论治、温病与经方融合治疗。”

“尤其是他提出的‘温病临床辩证体系’,将经方与温病治法融合,在治疗慢性肾病、自身免疫性等疾病上,效果显著。”

“然后是李宗泉李老,他今年七十七岁。”

“他是国医大师,中医药协会名誉会长。”

“他专攻肿瘤和虚损性疾病,并通过整合现代肿瘤标志物和中医辨证,建立了肿瘤中医精准分型系统,极大的推动了肿瘤中西医结合的个体化治疗。”

“再就是顾明辉顾教授,他今年才四十二岁,是上京中医药大学的明星教授。”

“他在脏腑理论和经络神经调控技术的融合上,还有针药结合的疗法上,成果惊人。”

“还有就是楚云秀楚教授,她今年四十三岁。”

“她是西南经方派传人,在传染病和代谢性疾病上很有研究,她的很多理念,就连我看过之后都自愧不如。”

“对了,她也是这几位专家教授中,公认的最会教学生的。”

“去年,她的那个才毕业不到七年的开山大弟子评上了边省中医药大学的正教授,她的那位开山大弟子跟她一样,都是普通人出身。”

“除了她的开山大弟子之外,她早期收下的其他的几个学生,目前也都在各自的单位里表现得非常出色,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成为他们各自的单位的骨干力量。”

至于她后期收下的那些学生,这会儿他们都才毕业没多久了,所以没有多少的参考价值。

……

伍老最后说道:“他们的人品你们不用担心,肯定都是信得过的。”

“其中薛承源薛老和李宗泉李老的年纪虽然大了一些,但是精神头都还很不错。”

所以把袁煜祺带出师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看完这些专家教授的资料之后,牧兴怀转头看向袁煜祺:“你更喜欢哪位专家教授?”

袁煜祺:“我更喜欢楚云秀楚教授。”

楚教授是经方派传人,他干爸的师门流传下来的那些药方不也是经方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这也算是专业对口了。

虽然楚教授的医术肯定是比不上那两位国医大师。

但是说上一句张扬的话,牧氏中医诊所里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国医大师了。

就算陈老他们以后迟早是要回去的,但他不是还有他干爸吗?

所以他看中的就是楚教授的教学能力。

没办法,谁让他是个半路出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