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爪印 嫂子,我也要一张!(第2/3页)
制成成衣,混纺料要比纯棉衣服漂亮,但是纯棉衣服穿的舒服,透气吸汗。
一排夯土房盖好了,目前用作建筑工人休息住宿的地方,堆放建材,食堂暂时还没有,只有一个厨房,大家露天坐在地上吃饭。
“也多亏了社员帮忙,还有些官兵也来帮忙,咱们这夯土房盖得很快,秦厂长,我感觉咱们这纺织厂有可能提前完工。”
“这是众望所归啊!”
秦想想在陈总工的陪伴下,一间间查看新改好的夯土房,这也是以后职工们的临时宿舍,其实大家都盖得挺好,但是从小住砖瓦房的秦想想,看着眼前这些夯土房……她是两眼一黑啊!
夯土房,夯土房,这就是泥巴房,以后让李师傅等人过来住夯土房,不行了,她受不了哎。
黎金玲:“嫂子,这夯土房盖得很好,陈总工他们是真有技术!”
“还挺漂亮的,住的也舒服。”
秦想想听了也不觉得安慰,想着到底还是泥巴房,等李师傅过来,估计也要两眼一抹黑。
回去秦想想就跟黎剑知抱怨这个,“全是夯土房,我现在知道咱们家属院条件挺好的,至少还是楼房,不是平房瓦房更不是夯土房。”
“我们厂也太可怜了吧,连个砖都没有。”
“要不然这破厂长怎么可能落到我头上。”
黎剑知安慰她:“面包会有的,馒头也会有的,现在是筚路蓝缕创业期。”
秦想想:“我不爱吃面包也不吃馒头。”
“等熬过了艰难时刻,咱们立刻把夯土房推了,咱们盖楼房当职工房。”
黎剑知也知道现在很难,但是他信奉的理念是遇到困难尽量想办法解决。
“没有砖咱们就想办法找,应该也有计划外的方式,有没有什么小作坊被取缔?可能有多余的砖,或者是……”
黎剑知想说还有一些联合挂牌编外砖厂,这时候隐藏了不少村社集体工厂,和县里面的国营厂搞合作,不去实地看看,一般人也不知道情况。
这些村社集体工厂到了八十年代抬到明面上转正,成为了乡镇企业。
“岛上资源少,我们就近跑一趟明州。”
夫妻俩商议过后,准备择日去一趟明州,秦想想道:“还可以上明州找个书法绘画大师,给题字,画品牌标识。”
黎剑知:“对。”
他抱起闺女,把她小脚丫在红泥印上一按,在白纸上落下一个印记。
小脚脚的脚印,非常可爱,像是红梅印记。
秦想想:“哇!你居然比我还迷信!”
黎剑知:“?”
“哪迷信了?我这是在给孩子弄脚印纪念,孩子每个年龄段的脚印都留下来,见证孩子成长。”
“除了脚印,还要手印。”说着,黎剑知按住女儿的小手,再来个软乎乎的“爪印”。
这是以后很多孩子父母都会做的事情。
秦想想愣住:“我还以为你在画财神符咒。”
黎剑知:“?”
财神符咒?
“我还以为马上去明州办事,你搞个财神符咒带上,这样能心想事成?”
黎剑知沉默三秒,他盯着怀里的小女儿,“你要这么说也可以,反正就是多盖两脚印的事情,咱们为人父母的,一人一张财神符咒?”
反正按都按了,多按几张又如何?
不管这符咒有没有用处,对父母来说是一种乐趣。
小夫妻俩凑在一起给女儿按脚印和爪子印,黎金玲来瞅了一眼,震惊道:“大哥大嫂,你们这是在……画符咒?”
黎剑知:“……”这对姑嫂真是一丘之貉。
“这是留作纪念的,应该也有祝福的作用。”
黎金玲:“嫂子,我也要一张!”
选好了日子,黎剑知陪秦想想夫妻俩一同跑一趟明州,他周日休假,周六早上事情结束得早,夫妻俩坐船前往明州,黎金玲帮忙照顾穗穗,要不是孩子还小,不适合坐船,夫妻俩就把孩子一同带去了。
去明州坐船并不远,一个多小时机动客轮,像刘小芸这种,经常往来岛上和明州。
夫妻俩抵达明州下了船,秦想想在港口仓库边上意外看见工人搬运货物,这是一批出口纺织品,她突然就想起了一件事。
这时候的出口纺织品,经常是多个工厂共用商标,不管好坏档次,全都打一个商标。
这其实是一件很离谱的事情。
就好比出口的呢绒,不看产品质量,在国内没有品牌名字,出口需要品牌名,所有工厂货物汇集起来,则全都叫鹦鹉牌呢料。
离谱的还不只是这一点,这些工厂的中高低档货混在一起出口,然后……卖一个价。
这也导致了货物出口后,质量良莠不齐,卖不上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