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亮相 给秦厂长一个惊喜吧。……
“厂长, 地方商业部的电话!说要来采购拼接绣花衬衫……”
“岛上供销社电话,马上有采购员……”
“民众强烈要求商店里供应拼接绣花衬衫。”
朱大师的文章在全国范围内多点爆炸开花后,来飞燕纺织厂采购绣花衬衫的数量也莫名其妙井喷!各地都有民众去商店询问, 强烈要求供应绣花拼接衬衫。
拜朱大师所赐, 他们飞燕纺织厂全国扬名了!
……虽然是“黑名”。
何助理:“我看很多人应该是图新鲜感……也有些觉得绣花拼接衬衫好看。”
“厂长, 这下咱们扬名了。”
“以前咱们厂里的衣服只在广交会上露面, 现在这名字……大部分国人都知道咱们了。”
秦想想无言以对:“这就叫’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咱们这些订单……这些都是为广交会准备的。”
秦想想:“接啊, 怎么不接, 全国各地商店都供应咱们飞燕纺织厂的拼接绣花衬衫,这下里弄生产组的绣花片不愁滞销了, 全国那么大,哪怕只是省会城市供应,都能消耗掉大量绣花片。”
杨知夏:“厂长, 咱们这下人手又不够了。”
秦想想眼睛一亮:“杨知夏, 你辅助陆素心陆师傅, 成立我们飞燕纺织厂的绣花生产组,咱们自己的班子也早点正规化的培养起来。”
杨知夏:“成,能有厂长,还有这么一位大师在手,咱们厂里肯定能推出更多受国内外欢迎的纺织品。”
杨知夏:“对了厂长, 陆师傅说了,要成立绣花生产组, 师傅说您必须亲自兼任生产组组长。”
秦想想:“……”
啊啊啊啊啊,我被这技术女工给拿捏住了!!
“行吧,我来当组长。”
秦想想暗搓搓地准备给自己谋个福利,让陆师傅亲手给她做一条缂丝工艺的丝巾。
朱大师的一篇篇文章, 弄得全天下皆知,宛如一盆重重的冷水,浇得里弄生产组一个透心凉,原本生产组长周梅兰天天笑开花,还等着多接收一批青年知青,眼看着朱大师的文章,她一阵阵的反胃恶心。
周梅兰:“厂里积压了这么多绣花片,好不容易有办法销售出去,这什么狗屁大师跑出来发神经,这可都是大家伙的生计!”
“这人可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什么叫做传统?能让人吃饱饭的才叫传统!大家都嗷嗷待哺等着领工资呢。”
周梅兰强迫自己不去看那些文章,却又偏偏心里不忿,急得嘴角起燎泡,就怕绣花片继续滞销,大家拿不到工资。
“组长,你快喝点下火茶,别着急了!刚才飞燕纺织厂那边打来了电话,说赶紧的,继续做绣花片,全国各地的商业部门都找飞燕纺织厂订购绣花片衬衫!”
“这朱大师一篇篇文章,现在闹得全国都知道了,你快去商店看看,好多人都找店员,说要买拼接绣花衬衫!!”
周梅兰人傻了:“这姓朱的大师,他可是骂了十多篇文章……怎么,不是,怎么还有人跑去商店要求购买拼接绣花衬衫?”
孙梅此时笑开了花:“大师是大师,民众是民众,好些年轻人都说’被老古董批评的东西一定是好东西‘,于是都想看看绣花拼接衬衫是什么模样,很多人抢着买呢!”
“有批评的声音,也有表扬的声音,说咱们这拼接绣花衬衫,很好的融合了传统元素和现代审美,是工艺美术的现代化进步!”
孙梅:“说起来,还得感谢这位朱大师,如果不是他写这么多文章,大家伙都还不知道这回事呢,现在全国都知道了!全国的人都想买!”
“咱们这下有的忙喽!估摸着这么下去,咱们里弄生产组一个月能有三十块钱工资呢!”
“如果做不完,还得加班加点。”
周梅兰乐开了花:“我的娘哎!这么说还得感谢这位朱大师!”
孙梅:“谢他个屁!还得多亏了秦想想帮我们想出了这个办法,我这个老同学真是了不起。”
《警惕民间工艺的庸俗化倾向——评某海岛小厂“创新”之乱象》
……
一个约莫六十岁左右,穿着熨帖中山装的老先生,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本《工艺美术》期刊,正好暂停在他所撰写的那篇批判文章上。
他扶了扶眼镜,将自己的文章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感到无比满意,他坚信所有人都会站在他这一边,批判飞燕纺织厂“离经叛道”“哗众取宠”。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引起业界同仁的声援,一定要将这股歪风邪气打压下去!”
“先生!先生!出……出怪事了!”
一个年轻的助手气喘吁吁跑进屋里,手里还拿着一份报纸。